○ 黄平县浪洞镇中心小学 粟多菊
参加工作来,我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刚参加工作时没有教学经验,不注重复习课教学,甚至认为复习就是应付考试,也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不注重归纳总结,有时只是单纯的布置一些练习题,结果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后来在一个老教师的指导下,我注重了复习课的教学,从而逐步提高了教学质量。现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教师在复习课中要抓住关键,突破重点难点
在复习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内容,教师要合理设计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练习,可突出重难点,分辨容易混淆的知识,提高复习效率。比如,我在复习“分数、百分数的综合应用”时,设计这样一组题,帮助学生在审题中辨析,在辨析中理解,在理解中贯通。①仓库里存有80吨水泥,第一次用去总数的30%,第二次用去总数的1/4,还剩下多少吨钢材?②仓库里存有80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30%,第二次用去1/4吨,还剩下多少吨钢材?复习课中必须要十分重视这种专项的对比性练习,它能够让学生在对比中提高,在陷阱中“吃一堑,长一智”,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二、教师在复习课中要突出一个“练”字
俗话说得好,唱不离口,打不离手。学习数学也是这样。要多练,多做习题,才能得到巩固提高。复习课的特点要突出一个“练”,即对整理的知识及时进行自主练习,使学生能运用所复习的知识解决问题,并通过练习反馈,更好地进行知识梳理。教师在布置练习时,要根据教学的要点和学生的个体实际需求,有难点,有重点,题目的设计更要偏重于大多数学生,不要偏离教学目标,便于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否则,难点过多,会挫伤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学生练习后,教师要及时批改,掌握学生复习结果动态,及时进行反馈。要求做错题的学生也要反复练习,直到弄懂为止。这样的复习课,自然提高了学习的效益。
三、教师在复习课中要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应紧扣单元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再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哪类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哪类问题需要在教师启发下再思考。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积极去“想”、去“探索”、去“发现”。如①整除需要那些必要的条件?整除与除尽有什么关系?②约数和倍数是在什么前提下产生的,它们的关系是怎样?③怎样寻找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这里从整除概念开始,逐一展开。因为整除是这部分知识的基础,在整除的前提下产生了约数和倍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此的基础上引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并由公约数引出互质数的概念;接着由自然数所含约数的个数引出质数与合数;再由此引出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最后在能被2、3、5整除的数的基础上引出奇数和偶数。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多发言,互相补充,共同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四、教师在复习课中要多进行激励评价
用真诚的爱激励评价学生,以赏识学生的眼光评价学生,学生就会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信心倍增、乐于交往。课标也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传统复习教学以教师评价为主,形式单一、语言枯燥,只关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结果的评价方式,而轻学生的学习归纳梳理过程,以及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特点。我的评价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评价的主体要多样。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让学生在相互的质疑评价中,互相激励。 二是评价的情感要真切。一句情真意切、发自肺腑的赞赏,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真切的激励评价,能让学生在鼓励中充满自信
除此之外,还要教会学生的复习方法,比如预习法、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等等,让学生在复习中直走正道,不走过多弯路。
以上几点是我的粗浅看法,当然,教无定法,同行中会有更好的教学方法,请同行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