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0月20日

黄平县:

农技专家“跟踪式”服务让闲田“不冬眠”

本报讯 (通讯员 张艾) “苗与苗之间最佳距离是60-70厘米左右,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密;排水沟一定要挖好,这段时间雨水多,不能把苗浸泡坏了。”近日,黄平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曹方琴正俯身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上塘镇紫营村村民潘万碧种植油菜。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又掌握了好多蔬菜栽种新方法,真的感谢他们!”潘万碧在农技人才的帮助下,对今年的秋冬种充满信心。

秋收已过,眼看着农田进入秋冬休眠期,黄平县上塘镇紫营村农户开始焦虑起来。为了盘活秋冬两季闲田,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农技人员在基层一线指导服务作用,黄平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旧州、上塘、野洞河、翁坪等乡镇,为企业、合作社、农户开展种植技术指导服务。

在黄平县长隆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一箱箱培育好的油菜苗正被分别运往本县11个乡镇农户手中进行移栽。“前两个月一直处于干旱状态,还好有农技干部们支招,要不现在也没有如此好的油菜苗供应给农户。”长隆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赖林说。

该基地作为负责全县秋冬种油菜苗供应企业,能为全县提供充足油菜苗,还得益于对育苗技术的管理。虽然在育苗期间遇到久旱无雨天气,油菜苗却越发长得油绿茂盛,究其原因,是农技人员在育苗上以“三精三选”为抓手,通过指导企业选种、选地块、选苗移栽“三选”提高播种质量,并在整地、翻地、育苗上精心“支招”,从而提升菜苗生长质量。

据了解,黄平县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结合“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整合科技特派员、农业辅导员、乡土人才等专家组建“农技服务团”,深入合作社、坝区和基地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并建立人才“传帮带”机制,深入开展农技专家帮带“双百行动”,选派100名农技人员深入基层“1对1”结对帮带100名种植大户。通过点对点指导、面对面交流,帮助种植户提高科学种植水平,造就一支服务地方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来,该县共组织161名农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助农活动350余次,5120余名群众受益。

--> 2021-10-20 黄平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170871.html 1 农技专家“跟踪式”服务让闲田“不冬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