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陈贵旭) 今年以来,丹寨县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贯穿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着力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提升各级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重点在医疗防贫上查实看病就医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出硬招、使实劲,见成效。
在“办实事”上显真情,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该县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群众“看病远”问题,及时制定《丹寨县人民医院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及时组织县乡医院机构深入村寨、挨家挨户“把脉问诊”,“因病施策”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根据不同的病种,采取上门诊断、电话询诊等方式,适时开展精准服务,全县共完成慢性病家庭签约服务27559人,做到应治尽治。针对群众“看病贵”问题,按照“保基本、全覆盖、重质量、兜底线、可持续”的原则,始终把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落实医疗保障政策,统筹组织卫健、民政、残联等部门医疗救助资金,对脱贫人口、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计生对象户等特殊困难人群进行参合资助。全县共整合资金831.34万元,为全县脱贫人口、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参合“买单”,并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实现特殊困难人群100%参保和100%资助到位。与此同时,采取“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偿”等措施,构建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特殊困难人群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做到医疗保障新体制对看病就医群众全覆盖,确保全县看病就医群众得到医疗救助,减轻了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目前,全县新农合参合人员就医24.61万人次,医疗总费用14104.66万元,新农合补偿9925.13万元,大病保险补偿513.17万元。
在“开新局”上求减负,凸显医疗保障成效。该县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一站式”“先诊疗,后付费”和“一张清单”结算服务工作的内生动力,开通了跨州、跨省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现场即时结算,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服务,变多头管理为一家主导,变多次跑路为一次办结,实现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一站式”“一张单据”结算服务,全力减轻看病就医群众垫资负担。截至目前,全县共有0.66万人次获得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偿2510.29万元,实现了病有所医,医有所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