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0月22日

围绕“文明”提升“品位” 全力推进文化新都建设

坚持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展示民族文化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按照“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深入挖掘提炼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大力开展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实施民族文化创新创意产业发展计划,让民族产业成为时尚产业,让“指尖经济”富裕人民。

着力加强文化精品创作,推进民族文化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让民族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强化民族文化品牌打造,深入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工程,办好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和世界非遗日、银饰刺绣博览会、甘囊香芦笙节等节会活动,扩大国内外“朋友圈”,推动民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厚植文明沃土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发出凯里好声音、传播凯里好故事。

坚持“斑马线上晒文明”“人车礼让”等文明善举,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唱响“苗侗明珠·文明凯里”品牌。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双提升”。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等载体作用,开展感恩教育,推进移风易俗,杜绝陈规陋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

丰富文化内涵

将凯里建设成为文脉延续、多元融合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城。

加强对山水格局、文化街区和建筑风貌的保护,建设一批文化品位高、地域特色浓郁的标志性建筑,充分展示民族地区的城市文化风貌。

着力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提升人文城市的生态化、产业化、数字化水平。

积极倡导全民阅读,形成崇尚学习、热爱读书的高雅健康新风尚,让“书香凯里”更具知名度。

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加快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2021-10-22 1 1 黔东南日报 c171137.html 1 围绕“文明”提升“品位” 全力推进文化新都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