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0月22日

围绕“民生”共享“成果” 全力推进幸福新城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推进共同富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和完善现代化、智慧化、均衡化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实现新提升

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移民搬迁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快提升劳动力就业能力,使供需更匹配、就业结构更优化。

推动卫生医疗服务实现新提升

深入实施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八大工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强力推动市第一人民医院搬迁项目建设,加快镇卫生院二级综合医院和行政村卫生健康服务室达标建设全覆盖,实现优质资源供给更充分、布局更均衡。

启动村医中医能力提升计划。支持苗医医院等特色专科医院加快发展,做强苗侗医药康养产业。

抓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落实。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建成国家级健康促进市。

推动优质教育供给实现新提升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保障力度,优化教育布局,做强“学在凯里”品牌,建成多元优质均衡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促进学前教育提质扩容,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扩大公办幼儿园所占比例,再创一批省级、州级示范幼儿园。探索实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和服务。

促进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城乡一体化办学,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走出一条“有学上”到“上好学”,“学有所教”到“学有所优”的优质教育新路子。

加快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强化省级示范性高中巩固提升工作,积极创建省级特色示范性高中。

实施中职“强基”和“黔匠”工程,支持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高等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实施基础教育振兴计划,落实“强师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落实“双减”要求,抓好课后服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提升

深入推进“全民参保”,推动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应保尽保,做好困难职工、困难家庭、低收入人群的参保帮扶,切实织牢民生保障网。

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全面深化社会救助、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改革,使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加快建设一批养老服务设施。

落实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市民基本住房需求。

推动社会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

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平安凯里建设。坚定不移维护政治安全,常态长效推进国家安全和反恐维稳工作。

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管理,巩固新冠疫情防控成果,筑牢食品药品、交通运输、消防和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防线。

建立科学高效的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升灾害应对能力。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把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禁毒人民战争,严打整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 2021-10-22 1 1 黔东南日报 c171139.html 1 围绕“民生”共享“成果” 全力推进幸福新城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