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0月25日

天柱:“党建+”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本报讯(通讯员 龙尚源) 近年来,天柱县积极探索实施“党建+”工作模式,充分释放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叠加效应,以党建撬动产业、汇聚人才、引领文明、推动治理,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党建+主导产业”,让群众“富”起来。出台《关于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产业链上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的实施方案》,在108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党组织,选派102名党建指导员开展业务指导。围绕县内油茶、辣椒、蔬菜、食用菌、牛羊等十二类主导产业,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探索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利益共同体,推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实现合作社、村集体和农户的互惠共赢。16个500亩以上坝区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11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5万元,2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利益联结农户2410户,户均增收2800元以上,形成“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发展体系。

“党建+人才培养”,让力量“聚”起来。按照先定村、再定人、后派人的原则,把帮扶村的发展实际、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和选派干部的专业特长相结合,精心选拔下派276名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实现脱贫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等90个三类村(社区)驻村帮扶队全覆盖。同时,印发《天柱县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力量的公告》,采取支部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党委考察的“三荐一考”方式,将2177名“品行优、工作优、干事强”的人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库”,并实行动态管理,通过专题培训班、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累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等8000余人次,着力打造一支引领乡村振兴的带头人队伍,强化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汇聚活水之源。

“党建+文明引领”,让乡风“淳”起来。充分利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合约食堂、道德讲堂等场所,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71个,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农业专家、乡贤志士、非遗传承人等群体,组建12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和509支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乡村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援助、支农助农、爱心帮困、文明劝导、助学支教、生态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1.3万件。以“志愿服务下基层实践活动”为契机,把理论宣讲与实践活动结合,以小品、民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用文化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铸魂”,有效发挥文明实践站凝聚群众合力,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积极作用,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2000余场次。

“党建+乡村治理”,让治理“活”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初心使命,在134个村(社区)创新推行以“讲政策听民意、议民情商发展、亮实绩转作风”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议事院坝会”,依托农家小院、晒谷坪坝、廊桥凉亭、家祠院落、文化广场等阵地,最大限度地把基层党员群众动员起来,以“坐下来”“讲出来”“听进去”的形式,按照“宣讲政策听取意见、商讨发展评说实绩、举办活动凝聚民心”的流程,组织引导群众积极共同商议家乡发展、协力化解矛盾纠纷,召开“村民议事院坝会”3800余场,受益群众7.9万人,解决农村低保、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2000余个,收集意见和建议1000余条,形成有序参与、平等议事、凝聚共识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 2021-10-25 1 1 黔东南日报 c171324.html 1 天柱:“党建+”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