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0月26日

特色产业富民兴村

—— 剑河县敏洞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走笔

○ 通讯员 姜再久 潘庭江

今年来,剑河县敏洞乡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决策部署,按照党建搭台、产业唱戏的思路,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为主导,多种林下经济并存的现代山地特色产业,实现加快各乡镇“造血”致富目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助推乡村振兴。

集约荒林用地,激活荒山潜力

时值深秋,在敏洞乡平鸟村山头,千亩油茶园挂满了累累果实,给大地增添了丰收的色彩。

平鸟村坐落在海拔1100米的山腰间,房前屋后山林环绕、土地贫瘠。为有效盘活闲置土地资产,在乡党委政府及村“两委”联合动员下,全村328户村民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流转土地800余亩,形成集中连片带动力强的集约用地,让“沉睡资产”变成了“绿色银行”。

在村“两委”的探索下,集约的土地用于发展特色高效产业油茶种植,经营管理权归村集体所有,产生效益全村获利,真正实现让饭碗牢牢握在老百姓手中。让“输血”扶贫向“造血”致富转变,让荒山野岭焕发生机活力。

聚焦“一村一品”,牢固产业根基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各村经济均衡发展,敏洞乡鼓励各村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产业,逐步形成“一乡多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在圭息村种植“恶魔果”大血藤,在敏洞村发展“敏福柚”精品水果,在库设村种植中药材板蓝根,在孟恩村养殖小香鸡,在麻龙村发展食用菌黑木耳,在平鸟村发展油茶种植等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高效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奠定了根基。

在乡党委、政府的指挥下,平鸟村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化种植养殖产业链,通过“党建+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在海拔1300米的高坡上打造千亩油茶种植基地,通过培植壮大项目链接,发展油茶林下养鸡、养羊等延伸产业。

据村支书黄进保介绍,油茶种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极强,就单日“抚油”工作就能解决村里40余人就业,促进农村妇女单日增收130—150元不等,有效解决了闲农季节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补齐发展短板,提升产能效益

随着油茶产业发展逐渐壮大,管理方法、技术经验、发展资金的欠缺,成为平鸟油茶打开市场的“颈瓶”。产业再大目标再高,没有技术和品质的支撑,千亩油茶也只能局限在县域内。

为弥补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壮大,2021年,敏洞乡党委、政府积极利用国家扶持政策,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平鸟村集体经济资产,选派支书黄进保赴浙江省淳安县学习、村主任王政全赴丹寨、岑巩等地观摩学习,为产业后续抚育、管理、经营提供资金技术保障。今年,平鸟村油茶亩产350公斤,销售总额达30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

时下,敏洞乡平鸟村油茶基地标准化建设正在进行,预计2022年将突破油茶效益低下的发展困境,实现年收入255.2万元,带动平鸟、高坵周边村寨100余人长期就业,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 2021-10-26 —— 剑河县敏洞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走笔 1 1 黔东南日报 c171416.html 1 特色产业富民兴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