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0月26日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本报讯 (通讯员 潘成婷 彭刚) 近年来,施秉县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新乡村。

白垛乡白垛村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云台山核心区,全村常住人口2400余人。近年来,白垛村利用辖区内的红色资源,大力建设红色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各组投放分类垃圾桶,设立集中清运点,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提高游客满意度。

“以前垃圾堆满了就往门口、竹林倒,现在的垃圾全部转运到垃圾桶里面,游客们来游玩都觉得我们这里好干净哦。”白垛村村民龙昱六将自家的房屋出租给村里发展民宿,有时间就在打扫庭院里的卫生。

白垛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变化只是白垛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目前,白垛乡配备了垃圾压缩车1辆、勾背垃圾车4辆、垃圾桶410个、垃圾箱60个、并聘请了4名专职垃圾清运员来做好各个村的垃圾清理回收。同时,该乡还结合各村实际,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按照每个村不低于10人的标准,聘请了120名保洁员负责各村的保洁和清理工作。

该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建设主要包含8个乡镇的7个中转站,64个行政村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设施建设。其中,建设垃圾转运站8座,日转运生活垃圾200吨,配套建设环卫停车场1座,移动垃圾箱400只,垃圾分类收集桶5000余只,环卫车76辆。

“目前,我县行政村垃圾收运覆盖率为95.3%,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资金投入,对县城到行政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便于垃圾的收集与清运。”县住建局市政工程管理所负责人舒忠能说。

农村污水治理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施秉县持续推进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各乡镇将尾水资源化利用与节约用水相结合,将治理后的尾水进行分类综合利用,实现从“被动治理”到“主动作为”转变。

目前,施秉县已在城关镇、牛大场镇、杨柳塘镇、双井镇、马号镇5个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白垛乡、甘溪乡污水处理厂已经完成厂区主体和主管网铺设,马溪乡已完成主管网铺设。

“我县污水处理厂建设主要以3P模式推进的,总设计处理规模8550吨,处理能力由原来的4000吨提升到了当前的7800吨。截至目前,共新增铺设污水主管网37.3公里,二三级入户管网20.1公里。”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念芳说。

厕改一小步,幸福一大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施秉县始终把农村改厕工作当作一项民心工程、惠民工程来实施,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当前,各乡镇正在稳步开展农村户厕摸排工作,为下一步公厕、户厕改建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整治的齐头推进,为美丽乡村发展按下“快进键”,施秉县各乡镇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良好局面,对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 2021-10-26 1 1 黔东南日报 c171453.html 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