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忠寿 孙炳军) 秋分时节,走进黄平县平溪镇长岭村蜜蜂养殖基地,一排排蜜蜂箱摆放整齐,蜂进蜂出,嗡嗡作响,养蜂人吴举正忙碌于这份“甜蜜”事业。
5年前,长岭村通往外界的只有一条乡村小道,村民们要去镇上赶集,得看“天”行事。“晴天还可以坐摩托车,雨天走路都困难。”说起那时的交通条件,村民直摇头。
除了交通不便,当时的长岭村饮水难、上学难、无产业等一系列问题同样困扰着村民,不少村民外出打工,去镇上、县城租房居住。
“老年人哪有劳力和精力发展什么产业哟。”看着村里的现状,长岭村党支部书记吴举焦急万分,深知长岭村如果再不改变,群众致富奔小康就是一句空话。
为改变长岭村的落后状况,平溪镇党委政府和长岭村村支“两委”积极争取资金,打出了一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的“组合拳”。
近年来,长岭村修通58公里硬化村组公路,连接7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寨,全村617户2490人得以方便出行。修建饮水池引来了自来水,农户种植太子参1200余亩,村集体合作社养殖猪、牛、鸡等10000余头(只),林下养殖蜜蜂350箱……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长岭村村支“两委”交出了一份让村民满意的“答卷”。
“瞧,那边就是我们前年打造的350箱的养蜂基地,如今太子参种植、林下养蜂成了村里两大特色产业。”长岭村第一书记杨吉平指着一片山头动情地说,这些年,国家扶贫资金投入,村里种植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增加群众的收入,也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
站在长岭村的山顶远眺,绿意盎然的森林将一条条通组公路和金色田野串成了一片,加之新盖的农家小院、层峦叠嶂的青山,构成了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乡村秀美画卷。
立秋过后,趁着晴朗的天气,村民们正忙着打谷收草……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听说村里要发展产业,去年我就辞工回来了。”村民周玉琴说,通过网络直播与全国观众分享家乡的变化,将带动更多的年轻村民返乡发展,更多的游客也走进了这片曾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山水之地,采风旅游、避暑纳凉、赏景拍照……
村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干劲更足了。“我家的土地不仅种上了太子参,我在太子参基地打工每天还能挣到100元工资。”村民吴国伟说,他还打算把老房子装修成民宿,搞乡村旅游接待。
路通了、产业有了、山绿了,村民的生活红火了,但长岭村加快发展的步伐没有停。“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镇党委副书记马仲友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