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潘见波) 近年来,榕江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关精神,围绕“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总体目标,实现全县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服务能力和质量全面提升,今年8月被评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全面建设好,完善城乡“互联通道”。成立“四好农村路”专班,统筹抓好示范创建工作,以小康路行动计划、农村“组组通”等为契机,实施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和窄路基路面改造、恢复重建灾后农村公路等,全面优化路网。同时,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制定“三方承诺、四重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建设信息公示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对工程项目监督。目前,共建设“四好农村路”项目162公里。
全面管理好,规范巩固“建设成果”。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实现农村公路路长全覆盖。强化综合行政执法,开展农村公路“一种三清”路域环境专项整治和“除隐患、防事故”专项行动,依法打击超限超载和占路涉违行为,管好农村公路。目前,开展路政巡查6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2700余人次。
全面养护好,打造健康“路容路貌”。按照“县管县道、乡管乡道、村管村道、组管组道”和“就近养护”原则,制定《榕江县农村公路公益岗位养护员管理办法》,吸收沿线群众建强养护队伍,构建“县—乡(部门)—村—组”四级养护网络。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方式,每4公里设置1个养护岗位,对抗灾能力弱、边坡易坍塌、水毁易发等路段全天候、全覆盖值守巡查和维护。目前,已落实845 名护路员和 29 名养护工人,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全覆盖。
全面运营好,推动实现“以路兴业”。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总体思路,加大对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投入,构建城乡公路一体化运营体系,现已开通农村客运班线35条、城乡公交线路1条,建成乡镇客运站18个,村级招呼站(候车亭)190个,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达到AAA级以上水平。规划建设“美丽农村路”,在各旅游点、产业点沿线种植绿化植物和建设观景台,并加强县、乡、村三级物流站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推广货运班线、客运班车代运邮件等农村物流模式,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与旅游、邮递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