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0月28日

写作的喜悦

○ 章铜胜

我不知道自己偶尔写下的一些文字,算不算得上是一种写作。如果是,它给我带来了许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某种喜悦。记得第一次用笔,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写下来的时候,心情是很忐忑的,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去读那些文字,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喜欢那样简单、不完整的一种表述,但是有勇气写下来,就已经让我开心不已了,又怎敢有其他的奢求呢。

我第一次写的文字,只是一篇读后感。那时候太喜欢读汪曾祺先生的文字了。一本偶然间从书店买来的《蒲桥集》,不知道读了多少遍,越读越丢不下,越读越喜欢,终于有一天,我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一篇读后感,很郑重,也很认真。后来,我将那篇读后感修改、誊写在稿纸上,寄给本地日报的副刊,希望能将我读完那些文字后的感受告诉更多的人。庆幸的是,不久之后,那篇文字出现在了报纸副刊的版面上。我相信,一定有人看到了那篇文字,也一定有人和我一样喜欢汪曾祺先生的文字。那一刻,心里是有些虚荣的满足的。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此后的好多年里,依然喜欢读书,却再也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的信心和勇气了。孔子说,四十不惑。四十岁那年,朋友对我说,你那么喜欢读书,为什么不试着写点东西呢。我一想,也对啊。在读书、观察和思考时,我常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就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呢。于是,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又开始尝试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了。

最初的尝试,是困难的。心中的想法,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法去表达;即使找到了方法,也不知道所用的文字,是否简洁、恰当,能不能说得清楚,会不会给人造成歧义;也时常觉得所写的文字,与自己的想法之间是有差距的;又总会觉得,那些文字并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意思说清楚,心里一直是很纠结的。所以,还是读书好,读书的时候,可以边读边想,也可以停下来慢慢地想一会儿,即使想不明白也无妨,还可以用“不求甚解好读书”的话搪塞自己。可到了写的时候,这些自娱的方法全用不上了,只能慢慢地琢磨那些标题和文字了。

当一个人沉浸在文字所能带来的快乐中时,是会忘记许多与文字无关的事情的。妻常笑话我,变得有些呆相了,这可能和那些文字有关吧。大概是因为喜欢偏静的性格,我倒是乐于沉浸在文字中的人。当我将心中所想的内容,拟好一个合适的题目,并将其中的内容完整地表达出来的时候,心中的那种喜悦,是比刚刚萌生这个想法时还要强烈一些的。若是发现了一个别人没有,或是很少发现的想法时,那种开心,会更胜一筹,会更加急于将之写出来,并尽力表达得更准确、更有意思一些。有时,就是在这样一种喜悦心情的促使中,不断尝试着,努力将熟悉的文字组合成句子、段落和篇章,让那些文字代言我想要说的话。

写作的喜悦,不仅在于能写出心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这些意思能被人认可、接受,并被人喜欢。这些年,自己的一些短文偶尔能见诸报端,被一些朋友看到,见面时,他们会和我聊起读过某一篇文章时的感受,我特别珍惜这样的一种理解。因为文字,还结交了一些素未谋面的朋友,他们是我因文字而结的缘,我们之间的交流,因为文字而更加的自然。这些朋友中,有我的文字编辑、素不相识的写作者、一些爱好文字的人、朋友和同学,因为文字,我们之间的关系又加深了一层,这是我以前不曾想到过的。

今年初的一天晚上,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打来电话的是一位老人,他告诉我,他退休后居住在上海,退休前是我们这座小城党校的校长,我听过他的课,对他有些印象。他说在《光明日报》上看到我的一篇文章,一看标题和内容,就猜出是我写的,他和我聊那篇文章,作为一位长者,还对我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语,这是我写作之中遇到的意外之喜。写作,是能给人带来种种的喜悦的。

--> 2021-10-28 1 1 黔东南日报 c171639.html 1 写作的喜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