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胡学常) “我们格头村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全是错落有致的传统木房结构,拥有宝贵的旅游开发资源。但是,如果消防出问题,村民幸福的小康生活将毁于一旦。我是消防员出身,到村跟岗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升村里的消防安全工作”。近日, 90后村“两委”后备人员杨仁鸿谈到自己到村跟岗的工作感受时说。
近年来,为有效破解村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突出问题,雷山县方祥乡通过在“选、育、管、用”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强化村级后备人才培养教育,着力打造一支数量足、结构优、素质高的基层治理“生力军”,进一步夯实乡村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人才基础。作为一名党员退伍军人,杨仁鸿自然就成为了村“两委”后备力量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近年来,格头村依托自身的生态优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通过党建引领带动,旅游业发展得风生水起。
杨仁鸿退伍后,决定留在村里谋发展。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他动员自己妻子和父母办起农家乐,生意日渐红火。在他的带动下,很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
格头村村支书介绍说,杨仁鸿跟岗学习后,又动员鼓励在外经商的企业家返乡投资兴业。目前,格头村已建成客栈1家、民宿11家、精品民宿1家,共有床位100余个,另有5家精品民宿建设项目已获批。2021年,格头村预计实现旅游收入260万元。
据悉,方祥乡为“育”好人才,建立了常态化帮带机制。由包村领导、“两委”一队等分别与村级后备力量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带关系,全程跟踪帮带培养。结合后备力量自身实际,用好村级后备力量,不断激励村级后备力量干事创业。以村级日常工作为阵地,进行跟岗锻炼20余人次。提高后备力量组织、协调和为服务能力,提升其业务水平,为村“两委”换届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