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黄鹄 杨东 程雪娇) “老人家,把头抬高点,眼睛看摄像头,身体不要动……可以啦!”近日,在岑巩县思旸镇随处可见党员志愿者们上门用手机为60岁以上老人进行生存认证,这是思旸镇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保障老人每月能按时足额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杜绝已死亡人员未及时停发养老金现象,思旸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生存认证。该镇加强对镇、村干部业务培训,讲解手机APP认证知识,确保志愿者能够熟练掌握认证软件,更好地为待遇领取人员进行生存认证。
近年来,思旸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入开展访民情、听民意、排民难、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党员、志愿者服务群众作用,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直面群众最关心的社保、医疗、住房、环境、社会治理等问题,主动担当作为,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我今年63岁,生病瘫痪在床已经7年多了,没有智能手机,子女都在外打工,正为养老保险认证的事犯愁,你们就主动上门来了,很快为我完成了生存认证,太感谢你们了!”思旸镇盘街村村民李建梅感激地说。
针对部分老人不会上网、不会用智能手机、行动不便等情况,思旸镇组织党员志愿者主动上门服务,通过手机APP帮助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进行生存认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该镇已组织志愿者上门服务80余人次,成功认证926人,为老人提供了便利服务,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