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世勇) 一座座大山,一条条小路,交通不便、贫困闭塞,这是19岁女孩罗宽菊以前生活的地方——黄平县新州镇太翁村。
干净整洁的小区,宽敞明亮的房子,学校就在家的隔壁,一切都充满着生机,这是罗宽菊现在生活的地方——黄平县槐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自从罗宽菊一家2018年搬迁到槐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横坡社区以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今年8月4日,19岁的罗宽菊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以649分被厦门大学录取,全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能考取我理想的学校我感到很庆幸,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罗宽菊开心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黔东南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当头炮”,实现30.81万人从大山搬迁进城,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活条件,搬迁群众子女的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一直以来,黔东南州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的就学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有书读、读好书。“十三五”期间,全州新建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79所,建筑面积66.49万平方米,总投资20.2亿元,共新增学位54297个,充分满足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子女入学需求。同时,为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适龄子女顺利入学,在学校师资配备上,通过“特岗计划”、购买社会化服务、县内外调配、大中专毕业生招录交流支教等多举措配备教师,建立和完善安置点配套学校教师配备联动机制,优先满足安置点学校教师编制需求。
截至目前,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已配备教师共计4234人,充分满足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教育资源得到了明显提升和改善。2021年,全州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考取大学1815人。一大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拿到了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贵州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