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格林 李松林) 今年来,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雷山县坚持问需于民,通过党委“喊话”、群众“问话”、部门“回话”、社会“搭话”的方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党委“喊话”,描绘为民服务“路线图”
群众事,重要事,马上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得好不好,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雷山县委高度重视,超前谋划、高标定位、挂图作战,以科学方案为先导,精准实施,逐项明确目标任务,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全面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民忧、护民利、保民安、顺民意、纾民困、暖民心。各级党组织认真按照中央、省委、州委及县委部署要求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多轮征集反复梳理和筛选,纳入全县“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232件(其中县级层面51件),已完成157件(其中县级层面完成21件),正在推进的实事75件。
群众“问话”,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
实事办好,首先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雷山县本着“不怕揭短、不怕亮丑”的态度,通过线上问需听民声、线下走访察民情、开门问策问民意等方式多途径、深层次、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全方位听取意见,了解民生,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如饮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工程,雷山县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不断健全完善饮水安全防控系统。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8238.57万元,完成实施安全饮水工程190处,解决了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5万人在内的13.8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全县辖区内所有农村供水人口“饮水不愁”目标。又如对城区老旧社区实施升级改造,也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目前已完成投资1415万元,分别对原老住建局、原老党校、雷宇等小区进行升级改造,涉及179户居民,不断刷新居民幸福感。
部门“回话”,争当为民服务“施工队”
“我为群众办实事”,关键在于实“办事”。雷山县围绕“由谁来干”,厘清部门职责,明确牵头及协同部门,确保实事清单项目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围绕“如何干好”,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组建专班扎实推进。建立群众评价反馈机制,做到一事一反馈,一事一评价。为确保问题处置及时,工作推进有力,县委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及实践组对县级“办实事台账”及时跟进,按照“每天一对接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调度”的要求,时时掌握工作进度,直到实事清单动态清零。同时县委督促指导组对未清零的实事清单进行定期实地督促指导,分析研判问题症结,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召开会议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从源头上完善工作、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县委9个巡回指导组已组织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调度会4次,全力推动各部门办实事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
社会“搭话”,奏响为民服务“主旋律”
在雷山,有一个群体,叫志愿者;有一种精神,叫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有一种信念,叫众人抱薪火焰高。在西江景区5A创建一线、道路抢修一线、疫苗接种一线、文明城市创建一线、人居环境提升一线、护河一线等等都有党员志愿者的身影。他们身着红马甲,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心贴心纾困解难,以多样化的方式为群众送关怀、送服务、送温暖。在城南社区开展“共建、共驻、共享”社区志愿服务“我报到”暨“党员回小区”活动上,建立有一批涉及理论宣讲、党建指导、政策法规、文明新风、环境卫生、法律援助、帮教帮困、学生关怀、文体活动、科普知识、民情收集、治安巡逻、民事纠纷等13支志愿服务队。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探索推行点单配送服务,积极推行社区群众“点单”、社区中心“派单”、社区志愿者“接单”、社区群众“评单”的“四单服务机制”,为群众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服务。目前,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172人次。
为民办实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雷山县将继续发扬从严从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下足抓小、抓细的“绣花”功夫,多办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好事实事,更好地把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奋力谱写“和美雷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