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1月03日

让非遗绽放更绚丽的色彩

—— 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融合利用侧记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雷山县拥有浓厚的苗族文化和原生态的风土人情,有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郎德上寨,有350多座苗寨、6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59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雷山县坚持“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指导方针,围绕“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从名录保护、队伍建设、品牌塑造、文旅扶贫、基地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民族文化保护利用工作。

深入挖掘,让非遗走出“深闺”

“姊妹姨妈们,大家辛苦点,按照我刚才讲的步骤和配线来织,抓紧织完这批围巾就交货,大家多得些钱回家过苗年。”在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锦绣雷山,非遗项目苗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甘小芝正忙着给绣娘们讲解这次订单的要求。

“别小看织锦这样的手艺,市面上的机械可以模仿却无法拥有人工的精细和创意。”甘小芝介绍说,她们与北京、上海等大型服装厂有固定的订单,大多是做手工的衣服、鞋子、围巾等。目前甘小芝已成立苗族织锦产、供、销一体化的特色手工艺品公司,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常年与40余户100余人签订产品回收协议和合作协议,带动农户每年增收3000余元。

一直以来,雷山县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不断促进非遗实践成果转化,让非遗成果成为雷山经济发展的动力。

据了解,该县已建立起完整的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同时积极创建一批非遗传承展示阵地。目前,全县建有工艺品加工、非遗工坊50家,带动就业4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随着该县传统手工艺的不断发展,直接或间接带动5000多名群众参与生产,获得增收。

广泛传播,让非遗传承下去

“等豆蹦欧牛,欧!不开蹦嘿西,欧……” (苗歌,意为“欢迎客人来,我们同举杯……”)11月1日下午,在雷山县丹江小学大会议室,100多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正认真地跟着指导老师学习唱苗歌。

“我们的许多老师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担任芦笙舞课外活动民族特色班教学,教学生吹芦笙、跳苗族舞蹈、唱苗族歌曲等,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也很用心学习。”丹江小学校长杨秀娟说,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和传承地方民族文化,学校开设课外活动民族特色班,让非遗进校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为进一步破解非遗传承“后继无人”难题,雷山县尽早让青少年接受民族文化教育,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工作。目前,雷山民族中学、二中、职校、丹江小学等10余所中小学已开展非遗进校园,有近2万名学生接受民族文化教育与熏陶,民族文化传承“接力棒”逐步传递到青少年手中。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近年来,为加强重点区域整体性保护,优化文化生态,持续加大对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投入力度,该县设立了县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同时大力改善传承环境,让非遗传统有序延绵。

“就在今年暑假,我县免费招收60余名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学习芦笙、刺绣等非遗技艺,这样的暑期免费非遗传承培训班,已连续举办5年了。”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孙云介绍,全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4人、省级10人、州级21人、县级521人,全县绣娘、银匠、木匠、民间歌师歌手、芦笙舞爱好者已接近4万人。

深度融合,让非遗 “活跃”起来

观看非遗表演,体验极具民族特色的银饰、蜡染等非遗工艺已成为雷山旅游的热门打卡项目,“非遗+旅游”已成为雷山的旅游名片,深受游客喜爱。

作为非遗宝地,雷山县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珍贵资源,做到文旅资源“互存互融、相促发展”。采取抢救性保护、政策性(立法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措施,利用“非遗+”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综合保护和利用,将非遗保护融入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文化惠民。

近年来,该县多措并举促进文旅融合创新高度。立足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歌舞等200多项非遗项目等资源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打造了西江景区、郎德景区、大塘景区。“十三五”期间,全县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累计分别5093.7万人次、436.1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1%和19.8%。

雷山已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且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扶贫优秀案例,“西江模式”被列为贵州改革开放40年40件典型案例。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雷山旅游的发展注入了生命力,红红火火的雷山旅游也让非遗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 2021-11-03 —— 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融合利用侧记 1 1 黔东南日报 c172080.html 1 让非遗绽放更绚丽的色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