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1月04日

多形式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

○ 黄平县浪洞镇中心幼儿园 宋子燕

幼儿的知识和认知能力是从经验中来的,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应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创设情景,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去获得更加丰富的直接经验。

一、绘画方面

首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如若一直照葫芦画瓢,幼儿画出的画就会大同小异,没有创新。所以在幼儿的绘画指导中,教师的指导方法尤为重要。如画《蝴蝶》,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基本线条、基本的形状,如曲线、直线、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让幼儿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发挥自己的想象给蝴蝶进行装饰,背景也可自由添画,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其次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笔者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教师想方设法地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是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相反,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幼儿常常会在各个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当笔者让幼儿作意愿画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得很投入,也是最开心的。因此,笔者努力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手指游戏方面

手指游戏较简单,并且深受幼儿喜爱,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能力,还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幼儿园中,总有一些孩子由于个性、心情等因素不爱讲话不肯配合老师的活动,小班这点表现更加明显,因为不适应幼儿园环境或者入园时亲子依恋太强、性格内向等原因,对于教师组织的活动常常表现出毫无兴趣,有时不仅不配合还哭闹叫嚷这更加对教师组织活动增加了难度。此时,利用一个幼儿熟悉的手指游戏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起幼儿的兴趣就比较简单有效。有趣的儿歌和好玩的手指动作可以让幼儿产生熟悉感,使心情变得开朗起来。在老师带领手指游戏时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开心、认真,也会自觉地念起儿歌,跟小朋友们一起比划创造出新的手指动作。

三、在丰富的玩教具方面

纱巾、彩带、皮球、节奏棒、呼啦圈等道具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增强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对节奏感、音乐的理解。例如,可用三角铁帮助幼儿理解三拍子;用大球、小球的不同排列帮助幼儿理解节拍的强弱规律,区分不同的节拍;用节奏棒、纱巾等配合即兴创编节奏和舞蹈动作。可以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句、段划分;用进出呼啦圈的方式帮助幼儿探索空间位置等等。使用道具辅助律动活动比只做徒手动作更有意思,有利于幼儿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活动开来,也有利于幼儿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增强对节奏感的把握,调动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四、在教学方面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幼儿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但这并不是要摒弃模仿,而是要给幼儿一个新的空间去探索新的事物。例如,创编歌词,在学唱活动中根据歌曲创编相应的歌词,模仿是最初的学习方法。而现在提供给幼儿学习的歌曲都是由幼儿自主创编出来的。除此之外,根据歌词创编动作,也是对幼儿创造性很好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创造行为,老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在幼儿已有的创造经验的基础上,老师应给予幼儿自主的创造和表现的机会,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向更深层次发展,激励幼儿从自身的感受、体验出发,通过努力展示幼儿的创造力。

总之,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幼儿,善于观察幼儿、分析幼儿、准确把握幼儿的各种情况,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幼儿技能技巧,让幼儿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以此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 2021-11-04 1 1 黔东南日报 c172199.html 1 多形式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