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宋启文) 凯棠镇强化党建引领,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近日,在凯棠镇油菜种植示范点,农户们正在忙碌而有序移栽菜苗。
“党员干部带头干,村支部带头闯新路,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方式,建立标准化油菜示范点,给群众作榜样。我们组织群众在榜洞建立示范点200亩,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施足底肥、精耕细作,开好排水沟、做好油菜苗移栽、田间管理、防寒避霜、病虫害防治,群众积极性很高。”大坪村支书梁继文介绍道。
近段时间以来,凯棠镇认真贯彻落实凯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密联系实际,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提前做好油菜基地育苗工作。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召开专题会议、入户动员宣传等,分别在11个村建立11个油菜育苗点。该镇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组织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组、村“两委”、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学习育苗操作方法,安排1.53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育苗点农资采购,田间翻耕、开厢、管理等,建立育苗基地20亩(可移栽大田200亩)。标准化育苗移栽代替传统直播,既节约种子又提高出苗质量。
与此同时,市科技特派员、镇农技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推广优良作物品种,宣传科学移栽密度、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防控技术等知识,给农作物“把脉诊断”,解决群众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开展技术服务40次,解决问题8个,受益群众560人。
据了解,通过示范带动,点、线、面相结合,凯棠镇建有200亩镇级油菜示范点1个,50亩村级示范点10个,辐射带动全镇种植油菜2000亩,预计亩产量200公斤,产值300万元。通过与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有效提高农户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