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1月05日

洗马河街道: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本报讯(通讯员 尹芳 吴恺敏)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洗马河街道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纸面”到“地面”,办好群众“急事”。该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组织街道相关部门协商制定了洗马河街道空巢、留守、孤寡、困难、残疾老人巡视探访服务制度,采取“定期普遍巡访+重点巡访”相结合,“定期电话问候+上门巡访”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60周岁至69周岁的老人两个月上门巡访1次;70周岁至79周岁的老人每月上门巡访1次;8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上门巡访两次。对老人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安全情况、卫生状况、居住环境等方面进行询问、提醒、评估和建立台账,目前街道对辖区5522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调查摸底,为其中236名老人建立了服务档案。

“指尖”到“心尖”,做好群众“小事”。结合辖区志愿服务活动实际,该街道积极联合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州爱心义工联合会、贵州百善康养颐养院有限公司、黔东南爱尔眼科医院、黔东南州口腔医院、黔东南州红十字会、凯里市红十字会、凯里市第九小学、洗马河派出所、洗马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贵阳银行大十字支行11家单位签订了志愿服务合作协议书,定期开展上门体检、免费理发、卫生打扫、解决安全住房、康复治疗等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开展活动13次,服务群众300余人次。

“线上”到“线下”,办好群众“难事”。为实现“民呼我应”良好局面,街道开通了“码上办”平台,群众通过手机识别二维码,快捷实现“微心愿”,通过采取“1+5+N”模式,以街道为中心,5个社区(村)为支撑,N个部门协作处理,架起群众与政府的沟通桥梁,实现便民、为民、安民具体落实。成立群众交办事项跟踪督办组,对“微心愿”派单落实处理进度和群众满意度进行跟踪了解,并收集相关社情民意作为“码上办”平台完善建立的重要依据,截至目前,收到群众“微心愿”15件,实现群众“微心愿”15件。

--> 2021-11-05 洗马河街道: 1 1 黔东南日报 c172321.html 1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