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1月10日

要理性应对“双十一”购物节

○ 鲁庸兴

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到来,各大网购平台上商家的促销活动扑面而来,消费者又迎来了购物狂欢节,有些人正摩拳擦掌准备大购一番。

毋庸置疑,“双11”这个由电商担任主角的购物狂欢日,知名度很高,深深影响着百姓的生活。电商时代早已成了我们社会经济的重要标志,而购物节这样的电商购物模式成为大众新消费观念形成的里程碑。诚然,社会参与度极高支撑了购物节火爆人气,购物节中火爆的不理性消费行为也应运而生。据工商部门统计,每年“双11”过后,都会出现一次相对集中的消费者投诉“高潮”,投诉事项一般是退换货困难、商品与宣传不符、消费欺诈、价格欺诈、网络诈骗等。由于促销活动名不符实,一些电商平台推出的花式促销规则让不少消费者交了“智商税”。

群众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有消费才有市场,才有生产,但不理性的冲动消费却弊端良多。对社会而言,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模式和商业发展状态,因为冲动消费后带来的大量退款和由此引发的物流二次爆仓带来的冲击都是消极的。对于消费个体而言,冲动消费后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不仅会剥夺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更会给其实际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电商发展的速度过快导致目前对其业态有效监管的缺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所在。为了引导网络购物的良性发展,要对购物节宣传进行有效把控,对于一些盲目引导消费的宣传推广模式应给予监管。对电商来说,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是基础所在,网购是万花筒,购物节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消费者自身应当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理性消费、健康消费、合理消费、文明消费,而不是为了“凑热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利用好“双11”购物节,形成商家和消费者的共赢。

--> 2021-11-10 1 1 黔东南日报 c172593.html 1 要理性应对“双十一”购物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