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佳丽 通讯员 潘水花) 初冬时节,走进丹寨县金泉街道金扬社区食用菌培植基地,一节节菌棒整齐有序地排列在铁架上,长势良好,工人们正在忙碌采摘和分拣。
“我在社区食用菌基地剪裁菌根,一天可以得100元,还可以照顾小孩子。”社区移民群众王阿花告诉记者。王阿花前年从偏远的雅灰乡杀益村搬迁出来,搬迁前在村里忙完农活后还种些菜补贴家用,起早贪黑但收入微薄,也没有时间照顾因儿子儿媳外出务工留下的两个小孩。路难走、房子破、产业弱成为王阿花最深的记忆。
2019年王阿花随着儿子一家,在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后搬到金泉街道金扬社区,既能帮儿子带小孩又能就近务工,比在老家的日子要轻松得多。像王阿花这样,搬迁到社区来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照顾家的留守妇女到处都是。
据了解,为使移民户“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丹寨县金泉街道通过利用社区空置门面和易地置业的方式发展食用菌种植项目。目前实施项目中有室内香菇种植1200平方米,林下大球盖菇种植240亩,猴头菇110亩。均是采取“合作社+基地+建档立卡户”的经营管理模式。
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给易地扶贫搬迁户提供了就近就业的工作岗位,为参与的贫困户带来了产业收益分红,基地的务工人员都是社区移民搬迁来群众,一天上班8小时,平均每天有80-100元的收入。食用菌年产值有20万元左右,合作社扣除产业成本后,利润的70%分配给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30%用于合作社集体经济积累、滚动发展资金和社区网格员等管理人员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