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罗南科) 近日,笔者前往锦屏县隆里古城采访,发现尽管新冠疫情影响尚未退去,但各地游客却纷至沓来,充分彰显了隆里古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近几年来,随着隆里古城的旅游开发,当地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可喜变化。
“以前我们从乡里去县城,要绕道钟灵、大同等乡镇,进一次城,起码要在车上颠簸2个多小时。现在老路翻新了,高速路也开通了。高速路乘车只需半个多小时便能到达县城,大大方便了群众。”买了车子跑运输的隆里古城居民胡大哥笑呵呵地说道。
隆里古城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首先是得益于城乡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前,地处群山峻岭之中的隆里古城,仅有一条狭窄的国道通往外界,因为年久失修,部分路段坑坑洼洼,下雨天泥泞难行。在贵州省大力推进交通设施建设,助推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大背景下,2015年隆里古城修通了高速公路,加上近年来锦屏县全力建设“四好农村路”,贯穿境内的G242国道等一批公路得到及时修缮和建设,通村入组公路全面实施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现在不像以前那样死守一亩三分地了,除了跑跑车,还能在自家蹭蹭旅游热度,生活自然越来越好了。”胡大哥开心之余,不忘向笔者透露他现在拥有的另一重身份。随着路网的通畅,知名度的提升,来隆里古城游玩的外地游客日渐增多,他对自家房屋进行改造后经营起民宿,成为生意红火的民宿老板。
胡大哥家的美丽庭院还展示了其他答案。该庭院是一栋仿古建筑,灰瓦红墙的造型十分别致,已经足够吸人眼球,干净整洁的庭院被精心规划,不仅栽种有三角梅、樱花、枫叶等景观植物,还安放石磨、石椅、秋千等生活老物件,与周围古民居交相辉映、深度融合,呈现一幅鲜花盛开、绿意盎然、恬静和谐的生活画卷,让人眼前一亮。墙壁上悬挂的“文明卫生户”奖牌,更是格外醒目。
据悉,隆里乡党委政府时常组织评奖评优,引导古城居民常态化落实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包设施、包文明的环境卫生“门前五包制”,在全乡上下营造起人人争当环境治理标兵的良好氛围,持续扮靓古城“颜值”,提升景区人气。
近年来,隆里乡紧跟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十清”攻坚行动步伐,围绕“乱搭乱建、乱排乱放、乱贴乱画”等内容开展环境专项整治,清理卫生死角600余处。此外,还在“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上大做文章,充分依托古城历史文化底蕴和坝区自然资源优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发展布福娜、草莓、羊肚菌等一批休闲观光特色农产品,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体验采摘和产品采购,实现群众多业经营、综合创收,人均增收上万元,让古老之城焕发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