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1月19日

凯里市:

探索“3+3+5”模式 点燃城市创新服务“新引擎”

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通讯员 陈 瑶 顾满红

近年来,凯里市以创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为契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积极探索深化“3个改革”+实施“3大行动”+创新“5个微小”模式,做优服务破解难题,点燃城市创新服务“新引擎”,切实提升社区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深化“3个改革”激活力

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和综合设置街道党政机构、事业机构,设置“六办七中心”(六办:党政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公共管理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乡村振兴办公室;七中心: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下放审批服务执法权限,将街道管理服务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权限事项按程序梳理上报审核批准,依法承接。目前,全市9个街道“六办七中心”已设置完成,梳理出赋权需求清单35项,已通过州编办上报省编办。

深化“一站式”服务改革。深化审批规范、窗口设置、人员配置等改革,优化业务受理、流转、办结等环节,实现业务办理“一站式”服务。逐步扩大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反馈范围,做到“一窗通办”和“一网通办”有机结合,推动“一站式”服务向线上延伸。目前,全市670个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通办,9个街道已实现业务全程网上办理。

深化村(社)集体创收改革。整合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职能,在村(社区)创新试行建设集“党建、金融、人才、劳务、供销、快递、购物、扶贫”于一体的村社联谊便民服务站(简称“村社宜站”),构建互联互通的运行体系,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真正实现便民利民惠民。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正常运转的“村社宜站”5个,交易金额达1200万元。

实施“3大行动”增动力

实施队伍充实行动。组建街道“兼合式”党组织,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引导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实行“八个小时外”二次管理、二次服务。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到社区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和驻社干部,充实社区服务队伍。目前,全市共成立“兼合式”党组织138个,党员志愿服务队148个,选派驻社“第一书记”和驻社干部266名。

实施能力提升行动。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派干部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围绕社区综合治理、“红色物业”破解老旧社区治理等内容,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开展专题培训。对社区工作者开展“手牵手,传帮带”活动。目前,组织74名街道社区干部赴杭州挂职锻炼,51名社区党务干部赴遵义开展基层党建社区治理专题培训,努力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和水平。

实施激励保障行动。提高社区运转经费,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经费不低于15万元/年,网格数补助经费500元/年,人数补助经费每户标准6元/年。将社区“两委”成员纳入专职社区工作者管理,报酬待遇由基本报酬、季度绩效、年度业绩考核奖励、集体经济提成等四个部分组成。

创新“5个微小”汇合力

建好“小阵地”,凝聚大合力。按照“一网格一支部、一小区一组织、一小区一阵地”的目标定位,整合社区、共建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等党员力量,因地制宜搭建党员小阵地,并在小区党员阵地配套建成“四点半”学校、老年活动室、读书吧、健身房、共享厨房等惠民便民功能室,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厚植于居民小区、放大在服务一线。目前,已建成未来城、复烤厂、御泉居、山与城等小区党员阵地25个。

造好“小景观”,带动大和谐。以小区净化、美化、亮化为抓手,按照社区支持一点、共建单位捐助一点、物业公司出资一点、业委会自筹一点的方式筹集小区共建基金,打造党建文化广场、红色议事亭,修葺“弘善廊”“孝廉亭”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目前,全市打造小区“小景观”102个,累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

搭好“小擂台”,彰显大作风。建立街道城市基层党建月调度、季会考制度,每月汇报工作推进情况,每季以现场观摩、PPT晒单的形式开展集中会考,并将成绩作为党建考核指标之一。街道、社区定期开展最美小区、最美头雁等评选活动,每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每季召开“晒比评述”现场会,通过逐级擂台比武,涌现出了“党建联盟”“巷情民意”“135微治理”“惠民十项行动”等一批小区创新治理模式。

解好“小心愿”,推动大治理。按照“群众点单、小组找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社区晒单”工作模式,通过入户走访、小区坝坝会、邻里恳谈会等方式,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建立心愿台账,分类派单,点亮居民“小心愿”。制定送教上门、义诊义剪、帮贫扶困、关心关爱等志愿服务项目,创新设定“红色星期天”“党员接待日”等固定服务时段,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各小区开展志愿服务到家3000余次,收集社情民意5000余条,解决“小心愿”1889件。

开好“小会议”,解决大难题。建立社区干部、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三方联动机制,以物业管理纠纷调解委员会为平台,定期召开三方联席会议,共商小区建设、共解小区难题,让居民大事不出小区、小事不出楼院。今年以来,各小区召开联席会议3000余次,共解治理难题1751个,化解矛盾纠纷89起。

--> 2021-11-19 凯里市: 1 1 黔东南日报 c173351.html 1 探索“3+3+5”模式 点燃城市创新服务“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