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国炳
母亲今年七十三岁,属于古稀之人了。一个偶然机会,她竟然跟我爬了一回梵净山。
梵净山,有“贵州第一名山”“武陵第一峰”之称,但我一直没有登临过。因为工作需要,我被抽调来到铜仁,梵净山就近在咫尺了,爬山的欲望一下子就强烈起来。
可我一个人独自去爬山又有多大意思?能带家人一起该多好。于是我想到母亲,已经离开农村老家来到城里居住的母亲。可是母亲会愿意跟我来爬山吗?几十年在大山里劳作,见到的山还少?何况年纪偏大,又有高血压。我犹豫了。
思来想去,感觉还是不甘心,总想陪着母亲试一试。于是,我找到二叔妈,二叔妈平时里跟母亲走得近,谈得来,要她去做做母亲的工作看看。没想到的是,二叔妈几番撮合,母亲竟然答应了。
那是十月十五日,母亲随二叔和二叔妈如约来到铜仁。十六日上午,我们四人直奔梵净山。
十点多钟到达景区,一下车母亲指着停车场边上的山问:“就是要爬这座山?”听到我们说还没进山,母亲一脸茫然。
过了安检,景区巴士把我们送到山底索道站。换乘上山缆车后,车窗外高耸的大山和茂密的森林,更加清晰起来。母亲问:“山上有没有蛇?有没有野猪?”她感到非常好奇。
大约十来分钟到达山顶索道站,下了缆车,母亲兴致勃勃地跟我们步行在森林栈道上,还主动跟一位年纪相仿的老妇人搭讪,得知她今年七十四岁,比母亲大一岁,她是跟团从武汉特意来梵净山旅游。不知为何,母亲走得更加起劲了,好像要与她比个输赢一样。
然而,走到一个亭子,母亲的脚步忽然慢了下来,并问我身上带没带降压药。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明明知道母亲血压高,可我却偏偏忘记带了药。母亲却安慰我说:“其实早晨已经吃过了的,只是现在感觉胸口有些闷,呼吸也有点困难。”
此时的母亲还装作轻松的样子,但我看她的表情的确有些不一样。我当时在想,如果就这样打退堂鼓真有些可惜,但如果继续前行,母亲的身体会不会出现问题呢?的确进退维谷。这时,二叔妈建议大家在亭子里休息一下,然后吩咐我拿出随身携带的食品分给大家吃。
我们休息了一下,补充了能量,母亲胸也不闷,心也不慌,体能恢复了,又精神了起来。征求母亲的意见后,安排她走前面,我们跟着她的节奏走后面,不知不觉就到了“黔山第一石”处,视野突然开阔起来,而那里海拔已是2318米。那尊奇石,形似蘑菇,上大下小,造型十分奇特。
可天不作美,来到这里,只见阴云密布,寒风阵阵,牛毛细雨随风飘扬起来,满眼一派朦胧,大家都冷得直打哆嗦。但是,我看母亲,她却变得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得很,不停地摆弄姿势要我为她拍照,像个孩子一样。
离开小平台,边走边看景区标识牌,又商量下一步去的景点。考虑母亲的安全,我和二叔建议母亲不上红云金顶了,就留在附近的寺庙避风休息。可母亲不答应,她兴致很高,坚持要跟我们走。母亲还说,不过爬山而已,有什么稀奇的,过去爬的山还少吗?是呀,母亲她们这辈人过去吃的苦,受的累的确不少,爬山过岭,对她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只不过如今来到城里居住多年,出门活动少了一些。
既然如此,母亲继续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向陡峭的红云金顶走去。红云金顶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从峰脚到峰顶垂直高差94米。我们从右侧沿绝壁上凿出的狭窄台阶攀缘而上,起初还好走,到了中段就只有一条石缝了。而阶窄石滑,狂风大作,一种不祥的恐惧感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后悔没有劝住母亲。是呀,万一有个闪失,后果不敢想象。但是,爬上了就没有退路。然而,母亲和二叔妈都很有经验,身子紧贴在岩壁上,一步一步地往上攀,不一会就通过了狭长的石缝。看到大家都到了安全地段,我才如释重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爬上金顶,母亲高兴得不得了,她像个顽童,一点害怕的感觉都没有。
山顶有两处观景平台,中间一座天桥,第一个观景平台,场地不大,游客却很多。母亲到处找地方拍照,我们在标有“红云金顶2336”的地方拍照后,母亲走进旁边的小庙去跪拜磕头,祈求健康平安。出了庙上天桥时,母亲请了一个游客帮我们在桥上连拍了几张合影。过了天桥,在另一处平台的巨石上,母亲和二叔妈分别站在石头两边比画着俏皮动作,要我和二叔帮着她俩抢拍。可惜天气不好,大雾弥天,远处什么也没看着,我们略微失望地从顶上左路下山返回,结束了梵净山的旅行。
在返回铜仁市区的路上,我一直在浏览手机上的照片,母亲虽满面皱纹,可每张照片,脸上都挂满笑容。没想到在山坡坡上打滚了几十年的母亲,好不容易冒险爬了一回梵净山,什么景色也没看到,她却还这么高兴。要是说去看草原或大海,她将会是怎样的开心呢?想着想着,我明白了,其实,母亲并不在乎游山还是玩水,只要有亲人陪伴,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二叔突然摁响车喇叭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听到母亲在说:“如果天气好,在山上看得更远,那今天就更好玩了。”二叔妈最懂母亲的心思,随口答道:“明年我们邀伴又来梵净山。”
没想到,母亲满心欢喜地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