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石青青 杨家孟) 剑河县岑松镇南岑村坚持“一个支部就是一面旗帜”,结合自然资源优势,盘活林地资源,通过聚焦种植中药材,以“党建+”的利益联结新模式,与台江县南省村建立起了“六共”发展平台,带领乡亲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近日,台江县萃文街道办事处带领该县南省村一支“精兵强将”来到岑松镇南岑村标准化种植南五味子及佛手推广试种项目基地进行共建支援。
“因为南省和南岑两个村有一个支部共建,然后我就带着南省村的企业负责人、技术员,村里的党员代表,驻村工作队和23名劳务工人过来支援南岑村这个项目的初期建设。”台江县萃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林静说。
通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南省村与南岑村搭建起了“产业共谋、人才共育、技术共享、支部共建、党员共管、生态共治”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平台,形成了党建共建的发展新格局。
“我们两个村都是组织部门的联系点,共建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党建为引领,让这两个村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几个方面共同发展,通过党建支撑产业发展,让南岑村的老百姓得到实惠。”南岑村第一书记向明宣说。
除了与兄弟县开展村级党建共建,南岑村还特别注重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激发该村基层党组织活力。2018年以来,该村采取“党建+合作社+农户+企业”的发展模式,选好优质食用菌品种,发展以羊肚菌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产业,同时套种西瓜、蔬菜等农作物,带动该村98户村民实现脱贫增收。2021年,南岑村被确定为省级特色林下经济发展示范村,规划种植林下中草药1000亩,南五味子正是第一期规划项目。
“村里种植南五味子,我非常有信心,我也流转了20亩土地加入基地,加上我在这里务工,一天有100元的收入,觉得还是很好的。”该村种植南五味子及佛手的项目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南岑村村民龚其勇就是其中之一。
加强党建是持续巩固党员和群众之间血肉联系的桥梁。近年来,南岑村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创新区域化党建工作思路,让党建突破单个村庄在统筹产业发展问题上的局限,集聚人才、资金、市场等要素,目前,南五味子基地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到目前为止,我们共完成了300亩的林下种植,并配套建成了5公里机耕道。项目建成后可种植南五味子2000亩、佛手50亩,惠及南岑村239户1086人。”向明宣介绍道。该基地通过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方式套种其他中药材,从而实现产业互补、一地多收。另外,基地通过产业分红、土地流转、劳动务工等方式,建立起互利共赢的利益共享机制,让老百姓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