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1月23日

黄平用活本土红色资源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本报讯(通讯员 梁文 姚华) 黄平县是中国革命老区,也是黔东南州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军长征时期曾四次经过黄平,在这里留下革命的足迹,是本土红色资源的鲜活“原料”。当地通过系统挖掘、转化和建设,变遗址为“教室”、用史料为“教材”,建基地作“教具”,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用好旧址,让党史学习教育变得“有形”。整合红六军团司令部、红军桥、红军济贫大会旧址等遗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有形“教材”。组织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沿着当年红军行走路线,开展不同形式的“重走长征路”“追寻红色记忆”等主题教育,在实境中扮演角色,体验“情景再现”,缅怀那段峥嵘岁月和当年红军长征时的艰难困苦,在旧址遗迹中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军长征精神。

用活史料,让党史学习教育变得“有声”。挖掘整理红军长征经过黄平意外获得的法文版《贵州地图》助力红军走出困境、红军尖山坡大捷、“马红军”等历史资料,通过现场“书记讲党课”“红领巾广播站”“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多元表达形式,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组织收看本土电影《马红军》,学习入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旗手的责任》等“有声教材”,活跃学习气氛,让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入脑、入心。

建设基地,让党史学习教育变得“有色”。以红军长征途经路线周边新农村建设及特色产业的典型案例和感人事迹等有形“教具”,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造性地打造广大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学习的实践基地、观摩基地,着力打造铸魂育人的“红色氧吧”,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立体化感知“来路艰辛”,感悟“使命担当”,坚定理想信念。

--> 2021-11-23 1 1 黔东南日报 c173699.html 1 黄平用活本土红色资源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