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章鑫) 冬日的清晨显得格外寒冷,但在剑河县久仰镇久丢村的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却是一派火热的劳动景象。
“我们正在采摘基地的第一批黑木耳,最近雨水多,木耳长得又快又好,为了尽快完成采摘,我们发动村里的妇女来帮忙。”久丢村党支部书记杨通荣说。
久丢村海拔较高,林地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是种植林下食用菌的绝佳之地。2019年,该村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形式,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目前全村种植食用菌达60亩。
久丢村的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在家的富余劳动力仍有100多名。为了让在家的劳动力都能在家门口就业,该村采取“分组轮流务工”形式,把全村在家劳力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10到15人,在食用菌栽种和采摘时期轮流到基地来务工。
“之前没有分组,我们想来干活时基地人又够了,都没有机会,现在实行分组轮流干活,大家都有活干、有钱挣,开心得很。”谈起分组轮流干活,在基地采摘木耳的村民杨秀花满脸露着喜悦。
为了拓宽群众增产增收路子,久丢村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对基地进行统一管理,在销售产生收益后,拿出一部分给农户分红,让农户实现增收。目前,该村通过合作社利益联结的农户有170户。
久丢村林下食用菌基地的增收富民的实例,只是剑河县发展产业促农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以发展产业促增收、保障就业惠民生为目标,按照“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围绕“林”字做文章,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打造品牌效应,完善销售渠道,以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农业增收、群众致富、村集体经济全面壮大,让林下经济催开致富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