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1月25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天柱县第二小学 李文朝

数学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小学阶段需要重视数学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有效性。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当前,还有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普遍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灌输教学,学生感觉枯燥无趣。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公式,不能理解数学知识的原理,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积极性,还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就需要更新教学理念,运用不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设计具有探索性的教学情境

大部分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认知程度比较弱,没有形成成熟的思考能力,因此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如果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方法,可以将教材中抽象的知识转换为容易理解的内容,通过课堂互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例如在“圆形面积公式”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圆规画出不同半径的圆形图案,并做成图案剪纸,再比较不同剪纸面积的大小,让学生自行探索半径与面积的关系,最后引入π的概念。这种情境通过设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学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开展教学,通过好奇心来驱动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例如,在讲到能被数字 3 整除的数有哪些这一规律时,学生通常会提出 6、9、18 等数字,这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随意写一些数字,例如 342、504、891 等较大的数字,并让学生验证,学生验证过后就会产生好奇心并自己探索规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设置思维障碍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主要体现在对数学问题有新颖的见解,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设置一些思维障碍,并引导学生利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障碍。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外让学生设计一个面积为 20㎡的花坛,让学生说出各自的设计方案,这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图形面积知识来积极创新,找到不同方案,如三角形方案、长方形方案、梯形方案及多种图形组合方案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把数字和图形结合起来教学

数学中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图形转换获得另一种解决方案。因此,相比于纯文本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学生在理解矩形的轮廓时不记得公式的内容,甚至无法理解公式的具体含义,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的误解。此时,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和形状的组合,让学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完成矩形缝纫过程,并使用教学模具更好地理解公式的含义及矩形的轮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对这部分的知识印象深刻,这也将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5)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新课程教学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通过将信息技术整合数学教学,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还有很多需要借助图形的知识,因此只依赖教师的讲课,不能使学生很清晰地想象出具体的图像。这个时候,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运用图像和视频,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掌握抽象知识。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还能提升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总之,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及人生的发展中得到进步。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责任感,提升教学热情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 2021-11-25 1 1 黔东南日报 c173987.html 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