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1月25日

天柱:姜来“钱景”无限好

陈勇模(左一)在整理生姜

本报讯 (通讯员 伍丽 杨德志) 在天柱县邦洞街道圭轩村,村民将生姜当成一项产业来抓,家家户户种起了生姜,并拿到集市上去卖,将一个小佐料变成了一项致富产业,可谓姜来“钱景”无限好。

在圭轩村支部书记杨树永和驻村干部吴世平的带领下,笔者来到村民陈勇模家的生姜种植地,成片的生姜绿叶青葱,陈勇模在自家姜地里忙着采挖生姜。

陈勇模一边劳作,一边兴奋地给笔者算起了他这一丘田种稻谷与种姜的收入对比账。

“这丘田,我以前种水稻的时候,一年只能收到350多公斤干谷子,按市场价4元一公斤来算,也只能收入1400多元,之后改种了生姜,今年即使因天气原因,收成没有前几年好,但也产出有1000公斤左右的生姜,按市场价6元一公斤来算,可收入6000多元。这种一年生姜的收入要抵种四五年的稻谷咧。”陈勇模喜滋滋地说。

陈勇模是村内的种姜“大户”,种植生姜已经有差不多二十年了。他专门挖了一个贮藏生姜的地窖,将生姜挖出来后,放到地窖里,等商户上门来收,或是自己拿到集市上去卖。

“有一年生姜价格好,达到10元一公斤,那年我仅卖姜就收入了四五万块钱。”陈勇模说,生姜种植活不多,生长周期也不算长,他觉得比外出务工或是种其他的农作物划算多了。

据了解,圭轩村历年来都有种生姜的传统,该村黑土壤和无污染的水质等独特的地理条件,让长出来的生姜香味独特,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而且生姜的产量和价格均大大超过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很多村民正是看准生姜这一前景,在自家的田地里改种生姜,通过生姜种植增收致富。

“老百姓都有种植生姜的意愿,今年,我们村像陈勇模一样做起生姜产业的有三十来户。下一步,我们打算发动更多的群众来种植生姜,将生姜产业做成我们村的特色产业,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杨树永说。

--> 2021-11-25 1 1 黔东南日报 c173996.html 1 天柱:姜来“钱景”无限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