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庭江
随着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各地围绕人才重点群体开展各种技能提升培训。
但不可否认,个别地方虽然开展了人才培训工作,但成效却并不明显,存在“一培了之”的现象。如果不切实加以解决,必然影响人才培训效果,甚至成为阻碍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弊端。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好人才培训工作,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一培了之”突出表现为“重形式、轻实效”。究其原因,是因为滋生形式主义心理,人才培训工作没有内化于心,致使培训“走了样”“变了味”。如果“一培了之”,就等于把人才培训束之高阁,不从中汲取经验,并将之用于指导实践,无法创造性推动工作,那人才培训的意义和效果将大打折扣。能否学以致用、推动工作,是检验培训成效的重要标准。因此,各地党委政府应坚决杜绝“一培了之”的现象,要在全面学深悟透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落地见效,从人才培训中不断汲取经验成果、奋进之力,把学习成效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上面来。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种类多样的人才培训工作,部分地方党委和政府都把时间和精力透支在了具体事务中,忽视了人才培训的重要性、必要性。殊不知,人才培训是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定星盘”“压舱石”,把人才培训工作开展好,有利于增强人才的综合能力水平,更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就业创业效率,促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活学活用、现学现用”,真正让人才培训“活”起来,有声有色有效开展好人才培训工作。
“图垂成之功,如挽上滩之舟,莫稍停一棹。”杜绝人才培训“一培了之”的形式主义现象,非一日之寒,要坚持“靶向治疗”整治措施,坚持溯源与追踪并举,形成纠正形式主义的高压态势,以钉钉子精神把人才培训利国利民工作一抓到底,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才能真正用解决问题的成效来检验人才培训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