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丽琴 潘书宏) 近年来,丹寨县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把节水型标杆企业与城市建设发展有机结合,围绕绿色转型升级,实施节水技改,扩大水的重复利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销售蓝莓酒、蓝莓果汁的企业,因生产需求,每年耗水量巨大,为充分利用水资源,该公司优化节水举措,加大节水设施改造,积极创建“节水型”企业,通过自建水泵房、配置节能水泵提水、循环利用等方式,实现每年节水12万吨。
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杨武英说:“以前没有装这个循环设备的时候,用水量比较大,2019年改造了以后,企业节约了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贵州喜嘉康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加工豆干休闲食品的企业,在生产生活中,公司通过节水管理保提升、节水技术助提升“两个提升”,把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融入日常生产管理。使用先进节约用水技术、工艺和设备,拧紧企业“节水阀”,提高水重复利用率。
“整个公司到目前的话,每天节约用水80吨左右,全年的水费,算下来节约资金大概在7万元到8万元,明年在这一块,继续加强管理,加强改造,充分利用好水资源,为公司的成本以及我们丹寨的环境开源节流。”贵州喜嘉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顺生表示,这也是在节省上级部门的服务。
据了解,丹寨县规模以上七大高耗水企业共2家,通过节水器具改造,为创建节水型社会打下基础,助推丹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