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庭江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高效农业产业的不断开发,各地区土地利用率越来越高,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少,可直接用于发展农业产业的荒山空地资源相当匮乏。因此,只有把农业产业进行合理套种,让土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迫在眉睫。
当前,农村可利用的荒山空地资源少,要发展新兴产业,只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推广优质高产农作物和现代农业技术,降低农业产业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收益。
要涵养寸土寸金的意识。发展农业产业要把土地价值最大化,特别是人多地少的村寨,可以利用水田种植稻类谷物,同时在稻田里面套养泥鳅、鱼或者鸭子等,这也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种植养殖结合的方法。如果是旱田的话,可以土豆套种玉米,两行土豆,再种两行玉米,土豆成熟收获的时候,玉米才在授粉,玉米行间距大了,有利于通风和接触阳光,还不容易发生倒苗。此外,也可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农作物的轮播,一年多种几茬,让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农民增收也就有了保障,这也是当前一些“土专家、田秀才”的实践经验。
如何让有限的土地释放最大的价值呢?一方面可以采用轮作、套种的方法,这样不仅节约土地,提高利用率,还可以拓展业态,实现增收。另一方面通过打响“一村一品”招牌,申请注册“商标”,并建立严格的把关机制,维护好品牌形象,形成竞争优势,通过品牌加持使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使土地的价值提升。同时,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挥乡村人才的技术、技能优势,带强产业、带动致富,让农业产业更加焕发活力、农村更加富有魅力,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俗话说,村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党员干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要始终把自己当成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店小二”,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以低头甘做“孺子牛”的决心、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斗志、卷起裤脚能下田的姿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此外,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者、维护者,要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更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发展链和新行业、新业态上,以党组织建设引领农业产业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套种,让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