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03日

凯里:志愿服务让城市更文明更有温度

宜居凯里城 (通讯员 潘万登 摄)

城市“美容师” (通讯员 李显波 摄)

凯里万博广场 (通讯员 万中元 摄 )

志愿者拾捡垃圾

志愿者免费维修家电

志愿者上门服务

凯里大十字 (通讯员 官春郁 摄)

凯里一隅 (通讯员 吴吉斌 摄)

○ 通讯员 王志凯 龙文芳

“斑马线,人车礼让……”

“空巢老人家里,常有陌生的‘儿女绕膝’……”

这是凯里市近年来全面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所绽放的文明之花。凯里10万余名志愿者、无数个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化身“小红帽”,涌向街头、社区、农村,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在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之路上发挥着光和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定格成一组组感人镜头画面。

“最喜欢穿的衣服就是红马甲”

“您好,我是志愿车队的志愿者,我现在过来接您打新冠疫苗,大约10分钟左右到,请您稍等!”

“实在太方便了,感谢志愿车队接送我们去打新冠疫苗,感觉很方便、很安心。”杨奶奶说。

“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尽己所能、服务群众,同时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志愿者李莉感到很高兴。

据悉,湾溪街道30多名党员志愿者加入新冠疫苗接种志愿车队,多次免费接送群众接种新冠疫苗。

“我想为搬迁的群众办点实事,为社会做点事情,自己也觉得过得精彩些,最喜欢穿的衣服就是红马甲!”刘金花说,现在的生活好了,就是要有点奉献精神。

刘金花是白果井街道兴安社区的一名搬迁群众,也是一家粉店的老板,更是一名志愿者,她积极投身开展“周末出旗”、“创文巩卫”、安全巡逻等志愿服务,得到了搬迁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凯里,处处可见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忙碌的身影。在交通十字路口,当有人冲着红灯迈出脚步时,会有人伸出手,微笑着制止;在汽车站和火车站等车时,总有“小红帽”为旅客提供帮助、维持秩序;在空巢老人家中,时常会有许多不认识的“子女”前来探望。

近年来,凯里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主旨,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服务阵地,全面推进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全市构建了1支总队、20支支队、27支专业队伍、198支村(社区)志愿服务队、33个志愿服务社团的“1+(20+27)+N+X”的新时代四级志愿服务队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万余件(次)。

志愿者们用行动谱写出一个个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动人故事。

群众“码上办” 志愿者“马上办”

“希望街道志愿者们能上门为我检查身体,陪我聊聊天。”近日,居住在凯里市洗马河街道南丰社区南丰厂二区的杨兴才老人在老伴的帮助下,扫“码”发布了自己的“微心愿”。

同样,在洗马河街道居民“码上办”平台反映了“微心愿”的曾维芳,居住在凯里州建公司,她自身二级肢体残疾,其87岁的丈夫喻少全已瘫痪在床几年,生活不能自理,曾维芳老人照顾喻少全老人很吃力。

人民群众有呼声,党员干部有响应,志愿者“马上办”。洗马河街道居民“码上办”平台收到杨兴才和曾维芳老人的“微心愿”后,立刻将他们的“微心愿”纳入每周三固定开展的志愿服务,接着,一群“红马甲”进入了两户老人家的家门,帮助他们完成了心愿……

今年10月,为更加精准服务群众,洗马河街道上线了居民“码上办”平台,群众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张贴在楼道的二维码,在里面选择居住社区,简单输入姓名、电话、微心愿即可。“码上办”对应的是居民心愿“码”上提,街道志愿者“马上办”的服务群众工作载体。

“‘码上办’平台真快、真好,我才反映你们就来了,太感谢你们了!”曾维芳老人说道。

洗马河街道“码上办”工作机制仅是凯里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凯里市立足实际,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建立了空巢、留守、孤寡、困难、残疾老人巡视探访志愿服务制度,采取“定期普遍巡防+重点巡防”“定期电话问候+上门巡防”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60周岁以上老人分年龄段不同频次开展志愿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检查、卫生清理、信息咨询、维权援助等方面,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让志愿服务温暖一座城”

“大家要分工明确啊,清理垃圾的,铲除野广告的,捡烟头的,这边集合了……”

“宣传组的记得向市民群众发放宣传单……”

近日,市委办30余名党员志愿者到万博网格点,围绕“文明健康·绿色环保” 主题,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宣传及环境卫生、野广告清理、“十乱”专项整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谢谢我们的志愿者,理完发我好像年轻了十岁。”李大伯理完发不忘打趣道,“还好有你们,采耳后我好像听得更清楚了。”

“太感谢你们啦,不用去医院就能体检了。”张阿姨笑着说道。

近日,丰球豪庭大门口广场热闹非凡,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正在为群众免费服务。这是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周末出旗”志愿服务活动,在现场进行社情民意收集,设置党员微心愿墙,积极认领微心愿,集中开展了医疗义诊、免费理发、口腔检查、鲜花护理、宠物护理、车辆维修等志愿服务。

“坚持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周末出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大事小情,让志愿服务温暖一座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凯里市自开展“周末出旗”——“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进社区以来,州、市200多个相关单位、凯里市4000余名在职党员纷纷主动到社区报到,深入到凯里400多个小区、院落、路段开展“周末出旗”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凯里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精准化、品牌化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志愿服务持续刷新着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创新推出“群众点单、政府买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文明实践“五单”模式,精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与生产生活需求,实现群众对文明实践活动的需求和志愿组织提供志愿服务项目的无缝对接。

2021年,全市共有志愿者100623人,全市群众点单12000余次,举办活动3000余场,直接服务群众10余万人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解决问题1339件,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志愿服务,让城市更有温度!志愿服务,点亮城市文明!志愿者用奉献感召市民,用爱心撑起文明高度,为凯里绘上了最温暖的底色。

(图片除署名外,其余均由市委宣传部供图)

--> 2021-12-03 1 1 黔东南日报 c174614.html 1 凯里:志愿服务让城市更文明更有温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