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07日

天柱:用好“四个双向”凝聚驻村帮扶力量

本报讯 (通讯员 陈军) 近年来,天柱县坚持目标导向,探索推行双向选择、双向意愿、双向承诺、双向保障的“四个双向”之策,持续选优配强用好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强力带动基层党组织持续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注重“双向选择”,做到因村派人精准。坚持“县级抽人、乡街定点”的原则,由乡镇(街道)自下而上因地制宜提出驻村人员匹配方案,重点偏向原建档立卡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和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等五类村进行选派;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会同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移民等部门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际需求,提出派驻村具体名单,采取“1+2+N”的组队方式,编组编队到村帮扶,做到因人择村、因村派人。目前,全县已精准选派92名驻村第一书记、184名驻村干部驻村开展工作。

采取“双向志愿”,做到帮扶资源聚焦。按照“因地适宜派、因村特色派、因人择岗派”的原则,将全县76家帮扶单位抽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建立人员结构分析台账,充分结合个人工作经历、派出单位资源结构和帮扶意向、乡村特色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形成重点选派的五类村“聚焦重点、合理结对”的驻村帮扶结构,让帮扶单位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发挥凝聚力量,不断提高驻村帮扶工作成效。目前,在原有驻村帮扶工作的基础上,优化调整17家单位联系帮扶点。

严肃“双向承诺”,做到帮扶责任明确。组织制定派出单位、派驻干部《乡村振兴驻村帮扶承诺书》,细化明确帮扶职责任务,由派出单位党组(党委)书记面向同级党委、派驻干部书面向派出单位党组(党委)作出帮扶承诺,着重在产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同步探索推行“增员补派”机制,将不胜任工作的同志替换下来,继续在村帮助开展工作,并纳入派出单位“负面清单”进行跟踪管理。目前,76家县直派出单位、276名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分别向县委和派出单位党组(党委)作出驻村帮扶承诺,进一步压紧压实驻村帮扶责任。

强化“双向保障”,做到激励措施给力。紧扣“双向承诺”工作要点,督促各派出单位、组织部门认真落实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学习培训、食宿补助、交通费用、健康体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驻村工作经费等政策,确保在政治上有激励、在待遇上有保障,进一步激发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更多更大成效。

--> 2021-12-07 1 1 黔东南日报 c174800.html 1 天柱:用好“四个双向”凝聚驻村帮扶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