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09日

“廖老板”的油茶梦

廖兴与妻子侯永菊在油茶基地管护油茶

○ 通讯员 唐 鹏

“来廖老板这基地里干活,每天都有活干,油盐钱得了,过年都不用愁喽。” 初冬时节,在岑巩县注溪镇中寨村火焰沟油茶种植基地,六部屯村的村民朱占兰一边干活,一边盘算着自己的务工收入。

时下正是油茶成熟挂果的时节,油茶管护、采收、分拣,每天都需要大量人手,自从到油茶基地务工以来,朱占兰跟其他周边村民一样,不用出远门就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的心愿。而这个基地的负责人,曾经也是一名下岗工人,如今却当上了老板。

家住岑巩县注溪镇注溪村的村民廖兴,1988年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凯里市一家玻璃厂工作,从一名普通员工到公司生产部负责人一干就是8年。由于工作出色,期间他还曾当选过州人大代表。1996年,由于工厂效益不好,被迫停产,他也离开工作岗位回到家乡从事药材收购工作。当看到家乡部分土地闲置,于是萌生返乡创业的想法。2011年,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引下,从事药材收购的廖兴再次转行,果断承包了近500亩土地开始发展油茶种植。

油茶从下苗移栽到挂果成熟,需要3到5年以上的时间,没有资金和技术投入很难发展。在产业发展最艰难的时候,廖兴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在家人的支持下,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种植油茶是很难的,但我觉得我看准这个产业了,政府大力推广,家人也大力支持,我就有决心把这个产业做好。”廖兴回忆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廖兴种植的油茶进入盛果期,他的投入也开始有了回报,实现创收20余万。尝到甜头后,他开始逐步扩大种植规模,2018年,在当地政府与村“两委”的支持下,廖兴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与中寨村70户农户签订了入股协议,油茶种植面积从500亩扩大到1000余亩。

“做这个产业确实不容易,每天天还没亮就出门,看到他这么辛苦,我也把我手上的工作放下,跟随他种植油茶,希望他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起到一个好的带头作用。”廖兴妻子候永菊说。

十年磨一剑,风雨共担当。在家人的支持下,廖兴风雨无阻、起早贪黑,全身心地投入到油茶产业发展上。目前,廖兴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油茶1000余亩,其中500亩已挂果见效,年产油茶果超15万公斤,实现年创收60余万元。

从一名不懂农业的门外汉,到当地有名的“油茶大王”,不仅自己的产业做得红红火火,也带动周边的群众一起增收,如今的廖兴已成为当地油茶产业发展的领路人、带动村民致富的“新农人”,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从目前来看,这个产业的市场前景还是可以,销路不愁,价格也稳定,只要管护好就能赚钱,明年我还要继续扩大规模,一人富不算富,带领大家一起富才是我追逐的梦想。”谈到未来打算,廖兴满怀憧憬。

--> 2021-12-09 1 1 黔东南日报 c174972.html 1 “廖老板”的油茶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