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09日

剑河:林下中药材种植赋能乡村振兴

莫治江(中)在南岑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向工人传授种植技术

本报讯 (通讯员 吴宗烺) 近日,走进岑松镇南岑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满山遍野都是工人栽苗夯土繁忙的身影。

“南五味子俗称小血藤,在山里树林下经常能见到,它不但药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还具有观赏性,市场上供不应求,栽种后第3年能见到效益。”南岑村驻村干部莫治江说道。

据了解,该基地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建设,一期发展2000亩,利益联结南岑村239户1086人,目前已完成600亩栽苗和900亩炼山、打窝工作,开工以来日均提供90个就业岗位。

“真没想到在村里干活,一天竟然也能有100元的收入,关键是以后还可以一直在这上班。”产业的发展为南岑村80多个像龚其江这样的家庭带来了“家门口”就业增收的幸福生活。

在过去,这个山村只能抱着“金山富矿”过着穷苦日子。近年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发展羊肚菌种植20亩,带动群众脱贫增收。今年,全村通过“产业倍增计划”,千方百计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州、县继续帮扶的东风,大力争取产业项目落地到村,决心打赢增收致富翻身仗。

产业发展销路很关键。在上级部门牵线下村里与大型药企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利用小血藤“食药同源”的特性着力挖掘采摘体验游、批发零售潜力,多管齐下打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

“到2023年将初步建成以南岑为核心,涵盖周边村寨农文旅融合的乡村经济综合体,让怡人的景色、苗族歌舞、农家美食、精品果蔬、乡村民宿等优质资源转变成‘真金白银’,鼓起群众‘钱袋子’。”岑松镇镇长杨胜富说。

如今村里水、路、电、讯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越来越美丽宜居,村里的踩鼓场成了群众饭后的热门打卡地。山村华丽的蜕变吸引了3名村里的大学生返乡,拉开了人才回流的序幕,注入了强劲发展动能。

南岑村这几年的变化是岑松镇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来,全镇按照“建立平台(合作社、公司)强引领、推行‘党建+’模式强本领、培育人才强支撑,抓好技术强保障,打造特色强效益”的思路,大力发展林药1300亩、林鸡40000羽、林菌420亩、林蜂1812箱,激活乡村经济,带动群众增收,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 2021-12-09 1 1 黔东南日报 c174973.html 1 剑河:林下中药材种植赋能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