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09日

浅谈如何激发高一学生学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兴趣

○ 麻江县第一中学 官和枫

文言文的课堂上经常会有老师上得声嘶力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情况,师生都很痛苦,都“给不了对方想要的温柔”!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文言文本身年代久远,学生一听到便已先产生一种惧怕心理;二、课文注释较多,一些学生觉得晦涩生硬没有兴趣去细读;三、学生总觉得被选入课本的都是古板又严肃的圣人,无法与其产生共鸣;四、部分学生觉得学了文言文生活中用不着,更是拒绝。

针对以上几个原因,笔者就如何激发高一学生学习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兴趣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 精心设置导入语拉近学生与课本人物的距离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在日常上课中,老师往往忽略导入的环节,但一个好的导入却能在一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下去。若一堂文言文课老师直接开门见山,学生多半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个别学生一听到上文言文就如同服了一颗安眠药开始昏昏欲睡。所以,好的导语激起了学生的注意力的话相当于这堂课成功了一半。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把导语设置成学生可以参与讨论的故事:如果有那么一个人他曾经看不起你,但有困难的时候又来向你求助你会怎么办?这个问题贴近生活,学生对于这种问题大部分是“气愤填膺”的各种“解气”回答,这时候课堂就会热闹起来,因意见不合而互相争辩,课堂氛围也被带动起来了,这个课堂不只是属于老师,更是属于大家,大家一起参与,一起学习。这时候我们再引入课文:看我们的主人公烛之武怎么做?这样引导着学生一步步往下走,课堂环节就环环相扣起来了。因为这个导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才不会觉得这是一个若干年前的“木乃伊”,从而引起他们对这个人物以及关于他的故事的“考古”兴趣。

2、适当引用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解读课本人物的故事

网络已经普及到各家各户,学生正是网络上新兴事物的追逐者,在课堂上可适当引入一些贴合课文的网络语言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预习和听课的兴趣。

曾经有网站详细报道了成都外国语学校周密老师的《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富二代”“哥钓的不是鱼,是下一个春天” 等网络语言恰如其分地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时髦词汇的刺激下非常活跃,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采用的教学语言,将那些离我们遥远的圣人、英雄都转化成了如同活在我们身边的“大佬”,鲜活有趣,有血有肉,更能打动学生。即使时间相隔久远,但情感体验上却有着相似之处,使用网络用语可以使学生用今天的生活和情感去感知古人的生活和情感,以今通古。

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中“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正好与前文的“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形成鲜明对比,用现在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说就是“以为来了个王者,没想到是个青铜!”学生立刻能感受到这种对比将秦武阳刻画得生动鲜活。对于“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这个情节我们也可以概括为“一个王者带青铜,带不动!”加深学生对下文荆轲刺秦失败的理解——天时地利人和,荆轲一样没占。那么,如果在课后的拓展延伸里设置“荆轲为何会失败?”的问题就会拓展学生的答题思维,收获更多。

3、 编排话剧来加深对课文人物形象的理解

人物传记的文言文其实就是一篇具备了小说“三要素”的记叙文,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把它翻译成剧本,然后进行表演,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将这些课文改编成剧本首先就是要弄懂其中的意思,这样就完成翻译课文这一步了,其次小组合作进行排练,每个人要记自己的台词,同时也要清楚对手的台词,这样便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里写到“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的某个角色后也会有助于他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也会加深对重要字词的印象。例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这句话就有四个动作“偏袒”“扼腕”“进”“曰”,学生只有完全搞懂才能准确地完成表演。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与其让学生将这些文言文当成任务一样去完成的枯读,不如换一种方式吸引他去读。小组合作的话剧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而多次的排练实际上就是对课文的另一种诵读,印象会更加深刻。用这种方式发动全班学生参与,踊跃投入到文言文学习当中,寓教于乐。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在一部分外向好学的学生积极排练的时肯定能感染另外一部分学生,以先进带动后进,巩固课本知识点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表演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提高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高一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改革教法,多开展文言文(人物传记)话剧表演活动等手段,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 求知欲,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兴奋感和完成表演任务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之后的文言文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 2021-12-09 1 1 黔东南日报 c175016.html 1 浅谈如何激发高一学生学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兴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