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文芳)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凯里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内容要求,通过走、听、看、问,主动深入了解群众实际难题,收集分类整理形成为民办实事工作清单,逐步推进省、州、市层面120项清单任务并逐一销项“清零”,将“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
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凯里市通过任务清单改善县乡公路路面138公里;完善居住证制度,办理市民证、居住证;完成凯里市大风洞镇石板村、湾水镇湾水村、开怀街道寨瓦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完成建设150个5G基站任务;完成新建和修缮105个村级活动场所并投入使用。
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省级乡村旅游点——炉山镇洛棉村;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建设高标准农田0.6万亩;加快舟溪、碧波、下司等坝区产业发展,建设湾水镇、万潮镇等一批供凯蔬菜基地;完成林下食用菌种植2000亩、林下中药材种植1.9万亩、林下鸡养殖155万羽、林下养蜂1.4万箱。
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建成凯里全国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成白午街道清泉社区易地搬迁综合性文化服务示范点;建成凯里市新一中旁示范旅游厕所;建成凯里市佳和天下豪布斯卡人防地下室项目。
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对省级发布的区(县)应关联的937个事项进行保质关联,实现了937个事项在全省范围内通办;凯里市政务服务中心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云南省昆明市、湖南省邵东市、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市渝北区、重庆市涪陵区共6个区域签订跨省通办协议;按照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20项任务,共完成数字化转型梳理事项24项。
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形成了“党小组+网格员+十联户”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员作用,打通民生监督“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