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万再祥) 近年来,为擦亮现代农业“金字招牌”,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岑巩县在农产品提质创优上不断探索,让各种深加工产业链下的优质农产品走进消费者日常生活,在争取市场认可的同时,也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近日,笔者走进岑巩县大榕—凉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贵州鸿乐源果蔬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忙着挑选、包装干品茶树菇。经过加工包装后的茶树菇,转眼间变成一件件精美的“山珍”礼盒。
“包装都是手上活路,工资按计件发放,多劳多得,每个月工资有2000多元,比起以前在山里种庄稼好多了。” 搬迁户唐小慧说,刚搬来的时候,还担心找不到活干,生计无法保证,现在都变成“上班族”了。
贵州鸿乐源果蔬有限公司于2019年注册成立,同时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229万元的项目扶贫资金,建成了思州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和集生产、加工、包装于一体的流水线车间。
“公司现在生产、销售有林下茶树菇、山茶油、黑木耳、黄桃干等35个特色农产品。”贵州鸿乐源果蔬有限公司负责人龙丹说,产品原材料都是本县农户种植的“土货”,原生态的产品很受市场青睐。
目前,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000多万元,每年可带动种植农户增收1800余万元,同时拿出12.5万元利益联结建档立卡户,带动60多名搬迁户就近就业。
据了解,为做大做强企业,该公司借力“电商平台”,开启“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模式,平均每月有30多个特色农产品卖出大山,营业额达200多万元,为产业发展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