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14日

丹寨多措并举办实事 服务群众“零距离”

本报讯(通讯员 潘书宏 潘芸)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丹寨县各级各部门创新工作机制,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深入了解群众实际困难,制定实事项目清单,坚持问民所需、解民所忧、纾民所困,精准发力,推动建立健全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儿女都在外打工,我也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你们来教我激活电子凭证,以后看病买药带上手机就可以了,很方便。”在龙泉镇展良村,刚刚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的老伯激动地对工作人员说。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医保局党员干部定期进村入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敲门”行动,面对面、手把手指导行动不便的群众以及农村留守老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并宣传医保缴纳政策。把便民利民、贴心暖心的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里,送进群众的心坎上。

“我们联合各乡镇、驻村帮扶干部以及驻村工作组一起入户,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医保征缴工作服务和医疗电子凭证服务,方便群众就诊就医,让老百姓从‘卡时代’跨入了‘码时代’”。县医疗保障局副局长肖翔告诉笔者。

“您好,这里是公积金窗口。网厅仍然不会使用对吗?没关系的,您什么时间方便呢?我们负责上门教您使用。”11月30日下午,工作人员罗燃美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县城一家公司,解决该公司公积金网厅登录问题,手把手教经办人使用网厅操作程序。

丹寨县公积金窗口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好服务工作。截至目前,丹寨县管理部公积金正常汇缴单位共203个,通过工作人员上门指导,已有201个单位开通网厅服务,实现居家“零跑腿”办理公积金汇缴业务。

家住金泉街道金扬社区的张荣保,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孙辈在校住宿,老人长期独自在家。电视,成了老人的陪伴,由于行动不便,又不懂网络和电视的操作程序,电视播放时有时无,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定期上门帮张老伯检查电视,现在他都能教邻居使用无线网络看电视了,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我们从农村搬迁到金钟开发区,社区同志很关心我们,经常来看望我们。在生活上、医疗等方面给予帮助,水电不通的时候,他们还派人来帮我修理,真是很贴心。”金扬社区居民张荣保说。

近年来,该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作用,通过延时服务、定期入户走访,了解社区居民在就业、就医、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建立搬迁群众问题反映台账,聚焦生活用水用电等问题,设立24小时抢修热线。社区积极协调开发保洁、保安、联户长等公益性岗位,联合“扶贫车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建立就业信息发布群等方式促进社区居民就业创业,不断把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做细做实。

“我们社区围绕‘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开展工作,通过网格员,联户长定期入户走访,排查各项工作,宣传民生政策,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困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金扬社区副支书李先荣说。

在龙泉镇卡拉村,龙泉供电所工作人员正在入户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工作,排查村民电器设备、线路存在的隐患等,进行义务维修。并宣传讲解用电安全知识,切实解决群众用电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今年开展‘七走进 六服务’工作,对369户开展了走访工作,及时了解企业用电需求和居民用电困难,通过定期上门排查检修,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提供有力保障。”龙泉供电所副所长钟成国说。

截至目前,丹寨县制定县级为民办实事清单30项,各级党委党组织为民办实事清单120项,目前县级清单已完成73%,下一步,该县将逐步推进150项清单任务并逐一销项“清零”,将“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

--> 2021-12-14 1 1 黔东南日报 c175412.html 1 丹寨多措并举办实事 服务群众“零距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