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15日

亻革家服饰文化如何融入中小学数学课堂

○ 黄平县教育和科技局 杨红艳

一、问题的提出

亻革家的服装主要是以蜡染和刺绣为主,蜡染的染字含有丰富的意义,由木三点水和九组成的,古代时候的染料大多来源于树木,所以是一个木字在底下,染料需要加工成液体,所以要有三点水,这个九是虚数,表示染的过程需要进行很多次。对于小学的教育也是如此,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学习了还是记不住,这就需要老师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加工处理,而不仅仅是依赖自己丰富的经验进行教学,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知识,了解学生的发展现状,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因材施教,正如亻革 家对待蜡染的态度一样。我国为了促进学生数学学科八大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中小学的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之外,还需要对民族文化知识进行传承发展与创新。为此,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将民族文化融入课堂是发展民族文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而亻革 家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将亻革 家服饰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保护现有的民族文化是一种使命与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中小学的教师不仅要对书本进行钻研,更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更新知识。

二、挖掘民族数学文化开发数学课程资源

在跨文化数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民族学生学习数学的文化背景创设“真实有效的问题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活意义、科学价值和数学价值,在一定的意义上有利于亻革 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通过学习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树立少数民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小学课堂中的亻革家文化

亻革家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非常的对称和均衡,蕴含着很多的数学元素。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对称图形第三单元的内容,还有等腰三角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圆等等都是轴对称图形。在小学五年级下册学习图形的运动时,将图形进行平移、旋转以及轴对称等几方面也有体现。

1、因材施教原则

亻革家服饰文化在房屋的构建上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域风情、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以及自然生态景观来构建,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体现出当地的人文情怀。对于中小学课堂教育也是如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困难。所以,教师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根据教科书来一味地灌输知识,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对学习产生兴趣,都能有所提高。

2、以人为本原则

亻革家的民族服饰在呈现出来的时候给人的感觉除了尺寸上有差别之外,并无其他特别和区分之处,但实际上每一个亻革家儿女的服饰都是不同。仔细一看,你会发现,服饰上的图案和绣法也不同,每一件衣服在制作的时候,都会提前有一个大体的蓝图,然后根据不同的喜好以及习惯来进行填补、蜡染。在制作的时候并非是千篇一律的,还需取决于不同人的爱好,正如有些学生很喜欢某一个老师,就很喜欢这个老师的课一样。成绩排名有高低之分,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程度也有强弱之分,每一个教师的希望是在上课的时候,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地回答问题,然而事与愿违,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之中。所以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认真进行教学设计,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学生服务。

3、适当原则(合理原则)

服饰进行蜡染和刺绣的时候,并非设计越复杂、图案越多、颜色种类越多越好,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的原则,凡事都有一个度。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课程的安排上必须要合理,在保证学生学习到知识而又不浪费时间的前提下,教师需要对每一节课进行精心设计,避免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适当地安排讲课时间、学生讨论以及练习的时间是上好一堂课的重中之重。

四、亻革家服饰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对于教师而言,首先教师要有自主发展的意识,跟随时代的步伐,行动必须和思想一致,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是要充满自信心,相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有能力传承并且创新民族文化,同时把教育的措施完善到位,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将民族文化融入课堂,对文化的传承以及丰富学生的知识量有一定的意义。

对于学校而言,定期举办民族活动,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知识的趣味性,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采取活动的形式,学生学起来轻松、快乐。同时学校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制度,不得有损他人的民族文化,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对于教育部门和政府而言,可以开设民族学校,加深民族学校之间的交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加大对民族文化事业的投资,定期进行检查。同时,也要完善少数民族管理制度。

--> 2021-12-15 1 1 黔东南日报 c175498.html 1 亻革家服饰文化如何融入中小学数学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