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15日

浅析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从江县第一民族中学 潘启敏

新课标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这说明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高中英语课文、内容、题材广泛,有天文历史、地理、人物、科普、传记等,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求知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从中选题,然后去报纸、杂志、网上、图书馆等查阅资料,进行分析、探究、整理,最后得出结论。教师在班里展示他们的成果,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起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更自主地学习,从而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

一、激发学英语的兴趣

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所以,教师要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教学高一新教材Unit 7时,师生可共同探讨,提出下列任务:让学生根据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制作出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资料。确定任务后,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分工合作,在书籍、杂志及Internet上搜集相关信息,并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制作多媒体软件,并用英语写出研究性报告。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有利于使学生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预习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预习的好坏,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预习,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探究和讨论,并把这些问题作为小课题,让他们自行选题,查寻资料,充分酝酿,写出研究性报告,从而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巧妙提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坚持采用较为灵活的,偏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老师的提问应尽量避免学生机械回答的简单问题,多提一些能让学生开动脑筋的未知性问题,培养学生在不可预见的(即真实的)情况下运用英语的能力。只有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回答,而不是在书本上找现成的答案,才能培养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思考,去合作讨论,相互学习,增加学生英语语言实践的机会。如在教SEFCBook2B中“AlbertEinstein”一课时,教师可提出这类问题:

①Why did Einstein leave his motherland and live the rest of his life in America?

②What can we learn from Albert Einstein?还有如Can you say some sentences that support the following points?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上巧设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从被动灌输,被动听课,机械记忆的死胡同中走出来,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学习潜能,积极自主地合作地学习新知识。

三、课前巧妙布置预习任务

教师可以按照任务型教学法的要求围绕即将学习的每个单元的话题,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以引导、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并且在检查的过程中不断地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向纵深方向拓展。例如,在即将学习SEFCBook1A中Unit7 Eearthquake的这一单元前可让全班学生分成五人一个小组,给出5个不同的任务,每个学生自愿承担其中一个具体的任务: ①Find out some pictures of Zhangheng and seismograph.

②Something about the two big earthquakes in San Framcosco.

③Have a summary of Tangshan earthquake in 1976.

④Describe the“9.21”earthquakeinTaiwan.

⑤Try to explain the reason why earthquakes happen.

学生通过上图书馆或在校园网上即可搜寻到大量的相关资料,有英文的、中文的、中英文对照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要求小组内以简单的英文,以Freetalk的形式在上新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上新课时,不同小组选拔出的多个学生主持人走上讲台,通过多媒体双向教学网向全班同学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图片、多媒体动画片段等,辅以精彩的英文讲解词,演示结束后,大家一起评选出本单元话题最佳学生主持人,最佳讲解词,学生课前预习时的部分成果在课堂上得以公开展示。

四、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新课改之下,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一定的拓宽,教材的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几乎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学完At the Tailor’s Shop一课后,很多同学在对店主和伙计的市侩表示鄙弃的同时,也表露出对着装整洁的赞同——笔者就利用这一机会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同学们各诉己见:有结合自身经历痛斥以貌取人的,有坚持现代社会应注重个人形象的,有抨击金钱至上的,也有强调经济状况是个人能力的体现的……讨论气氛十分活跃,甚至延续到了课后。高中阶段有好几篇人物传记如Abraham Lincoln,Karl Marx,Walt Disney,Einstein等,在学习Madam Curie一课时,同学们就很容易地分析了文章结构,在课文复述时都自觉地采用了这一线索,非常流利。然后,笔者又让同学们自己拟定一位著名人物,收集资料,整理为人物简介,反馈结果相当让人满意。

研究性课堂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 2021-12-15 1 1 黔东南日报 c175499.html 1 浅析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