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16日

镇远创新举措联动推进“双减”落地

本报讯(通讯员 吴兴安) “双减”关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广大家长和社会关注高、热议久的教育话题。政策出台以来,镇远县立足本县实际,结合“双减”精神,通过综合研判、不断探索,以“一二三”创新举措联动推进“双减”在镇远落地见效。

落实“一个任务”,把牢“双减”总目标。始终盯着“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组织各初级中学、小学教职工深入研学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五项管理” 等文件精神要义、任务目标、实践要求。对照学校实际,探讨研究制定学校“双减”方案、课后服务、作业设置、作业辅导等系列制度,为“双减”建章立制,形成体系。目前,全县各义务学校“双减”政策“一校一案”全覆盖,实现“八个100%”。

紧盯“两个主体”,抓好“双减”关键点。学校和老师是“双减”政策的参与者、推动者、落实者,是抓好“双减”工作的关键点,明确“两个主体”(即学校育人主体地位,教师育人主体责任)意义重大。在学校层面,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开足开齐课程,创设“5+2”课后作业辅导和社团活动,实行作业分层布置和公示制度,“晾晒”作业设计和总量、制定评价机制,搭好搭稳工作舞台。在教师方面,签订《落实“双减”工作教师承诺书》,做到应教尽教,集中精力向课堂要质量,让学生课堂学得好,课后做得少,按照“五项管理”要求,实行作业分层次布置,控制总量、提升质量,体现基础巩固和思维拓展,不搞“一刀切”,并结合教师自身特长,利用社团平台在课后指导学生兴趣发展,满足学生个性需求,让教师展示才华。

注重“三个提升”,助推“双减”不减质。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各义务教育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实行集体精准备课,寻求最优教学方案。组织老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构建师带徒教学帮扶机制,多管齐下提高教学效率。注重提升延时服务水平。按照“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原则,围绕“德、智、体、美、劳”,组建和打造精品社团,让学生依据兴趣自主选择,充盈课后服务,实现学习进步、身心愉悦。注重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以“三名工程”工作室为依托,强化名师、骨干教师技能引领辐射。县教师发展中心、县教学研究中心牵头组织力量不定期深入学校课堂,推门听课、现场诊断,对教师业务水平予以跟踪指导,落实好“一桶水”与“一滴水”的知识供给关系。

目前,全县各义务教育学校组建社团 400余个,课后社团活动开展累计1040余次,累计开展课后辅导1170 次,让26963学生受益。课后服务的推行,在家长下班和学生接送之间搭起了桥梁,赢得群众纷纷点赞。

--> 2021-12-16 1 1 黔东南日报 c175625.html 1 镇远创新举措联动推进“双减”落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