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17日

凝聚精神力量 倡树文明新风

—— 2021年黔东南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系列报道之三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雪村

文明,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道路整洁,环境优美;志愿服务,扶老帮困;身边好人,弘扬新风……看得到的文明创建成果赫然在目,说不完的文明故事经久流传,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城市和谐发展画卷在黔东南大地徐徐展开。

近年以来,全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州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州委决策部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思想凝聚发展共识,精神汇聚前进力量。

2020年11月20日,凯里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的好消息,如春风拂面,激荡人心。荣誉的背后,凝聚了州、市共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提振了全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信心和士气。

在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方面,我州实现巩固拓展突破。镇远县、施秉县成功申报2021—2023年创建周期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黄平县、天柱县、榕江县3个城市被表彰为2018-2020年全省文明城市,保留雷山县、镇远县等7个往届全省文明城市。

(下转A2版)

(上接第一版)

文明创建为城市赋能的同时,也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文明的乡风、良好的家风、淳朴的民风,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榕江县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以百姓文化需求为导向,强化农村精神文化阵地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为基础,促进乡村文化“动起来,活起来”。目前,该县建有1个县级文明实践中心、22个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文明实践所、264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25场次,开展反电信诈骗知识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张。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改革,近年来,锦屏县党委政府大力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以“革陋习·树新风”为目标,始终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懈努力,锦屏县平秋镇“酒席多、节日多、爆竹多”等现象得到有效改善,移风易俗取得明显成效。

文明让乡村旧貌彻底换新颜。岑巩县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四大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其中,大力推行“厕所革命”。近年来,全县新建改造农村户用厕所8070个,新建改造农村公厕102个,实现农村垃圾户投、村收、镇运、县集中处理。

在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中,我州突出抓好文明村镇创建及动态管理,目前,全州已创建县级以上文明乡镇180个、创建占比95%,县级以上文明村2035个、创建占比73%。

文明是学校最美的风景。

11月30日,黎平县洪州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又增强了师生的法治意识,为切实维护学生校园安全、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12月7日,天柱县第一小学围绕“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珍惜当下”为主题,开展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活动,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我州组织推荐和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镇远县城关五小李凌薇、锦屏县民族中学吴恒鋆获得2021年度贵州省“新时代好少年”。

以家庭、家教、家风为重点,我州相继组织了“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推选,推进文明家庭示范点建设,开展“文明有礼”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张红梅、文兰炎家庭还荣获了2021年度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文明村镇、文明学校、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之风,见微知著,润物无声。

新的起点,扬帆新的征程。我州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决心、更强举措、更实作风,持续谱写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

--> 2021-12-17 —— 2021年黔东南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系列报道之三 1 1 黔东南日报 c175711.html 1 凝聚精神力量 倡树文明新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