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秋梅) “我们木耳开始“探”出头了,还有一两个月就可以采摘了,村民又有活干了!”近日,剑河县观么镇三合村党支部副书记吴成林,在观么村老虎坡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一边察看黑木耳的长势一边呵呵地说。“我家里有老人要照顾,小孩要读书,去不了外面打工,基地一招人,我第一个报名,这里离家近可以照顾老人小孩,还可以有一份收入,真的是两全其美,这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村民杨秀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来,随着林下食用菌种植项目在观么村落地实施,为当地剩余劳动力带来了大量的务工机会。
“以前家里特别穷,也没什么文化,年纪大了,出去找工作人家也不要,也就只能在家里种种地。今年合作社种植木耳,村支书就要我到基地来工作,从炼山、摆菌棒,有活我就来,不用出门打工,在家我也可以挣钱了!”村民关鹏笑盈盈地说。
为帮助三合村剩余劳动力能更加精准的获得就业务工信息,三合村党支部不仅把到食用菌基地务工信息推送到村寨微信群,还针对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众,组织人员入户宣传,让务工信息发送精准到人。
从10月份以来,按照200元至300元钱每天的薪酬,聘请村里妇女、有体力的老人从事炼山、摆菌棒工作,每天都有20来人在基地里务工。”基地管理员罗世辉介绍说。
观么镇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持续写好“林下文章”,让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该镇还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黑木耳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