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成就斐然。百姓获得感是施政最好的“答卷”。
五年来,黔东南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把“蛋糕”做大做强,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为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今天,我们梳理这五年来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最强的民生实事,共同铭记锦绣黔东南五年来的发展变化。
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明显
过去5年,我州坚持以就业扶贫为脱贫攻坚重点,统筹推进社保扶贫、人才扶贫、技能扶贫等人社扶贫工作,助力全州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持之以恒推进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就业创业成效明显,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8万人。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以科技创新推动新经济发展,全州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争取到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补助资金3.1亿元;州级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59.2%。全州备案省级科技型企业数达2080家、入选省级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13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73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户、总数达到5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0.08亿元。先后获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38个,凯里市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获批建设省级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建成1个州级技术合同登记站、16县市登记分站,累计登记技术合同1648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37.14亿元,技术交易额34.97亿元。
平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五年来,我州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工作,作出一系列新部署,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黔东南。重点围绕“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动,“天网+地网+雪亮网”三网融合,从治安防控、市域单元防控、治安要素管控、基础工程建设、防控机制建设五个方面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目前,全州共建联网监控探头26755个,实现行政村(居)视频监控全覆盖。全州建有州级综治中心1个,县级综治中心16个,乡级综治中心217个,村级综治中心2432个,实现州、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全覆盖。
同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全州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354起,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15起,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1817人,抓获人数全省排名第一名。
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持之以恒加快补齐医疗卫生事业短板,竭力为人民群众铺就一条“健康之路”。2017年,我州出台《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医疗救助保障实施方案》,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突破口,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2017年1月1日起将贫困人口29种慢性病、24种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保障纳入政策性全兜底。实现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州县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全覆盖。
因地制宜推进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启动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州,推进职业健康管理,完善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全州7.06万户30.81万人搬迁进城,住进新房。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1.74万户、老旧小区改造1.2万户,已建成棚户区改造7.1万户、老旧小区改造0.42万户。相继建成了凯里市国贸大厦、凯里市玻璃厂安置区、凯里市复烤厂宿舍小区、施秉县老人委宿舍小区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群众住房困难、居住环境差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妥善处置化解问题楼盘,维护了3.45万户近10万群众的住房权益。
2016年以来累计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13.41万户、透风漏雨整治6.23万户、“人畜混居”整治4.45万户。
社会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268.2万人,失业、工伤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制定出台 “1+5”人才政策文件,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全州人才总量达到45.46万人。坚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筑牢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防欠、清欠、治欠“三道防线”,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特困供养政策得到全面落实,2016年以来全州共实施临时救助31.92万人次,累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6.16亿元;发放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资金2.075亿元,惠及433.33万人次。
教育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2020年全州教育经费投入增加到100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8.3%。
学前教育形成多元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州有各类幼儿园1569所,在园幼儿17万人,公办在园幼儿达10.3万人,占比达60.5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7%。
义务教育开启均衡发展新征程。全州共投入义务教育资金37.6亿元,新建、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义务教育由全面普及转入均衡发展。全州16个县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义务教育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
围绕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黔东南建设区建设,完善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我州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等。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文化企业发展活力得到释放,文化产业呈现良好态势,文化艺术精品层出不穷。
以提高群众健康素质为目标,我州加快推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大群体”格局初步形成。建成州级“一场两馆”,建成8个公共体育场、32个体育馆和14个生态体育公园;建成178个乡镇农体工程和2134个村级农体工程,实现农体工程全覆盖。我州21个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麻江县以有限的财政投入建设最便捷、高效的体育健身设施的“麻江经验”,2017年获国家体育总局表彰并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