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付 强 戴永明
法治,是安邦治国的基石,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保证。州第十次党代会以来,黔东南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中央、省委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省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抓住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州各项工作,法治黔东南建设乘风远航。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州工作
2019年以来,中共黔东南州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强化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省各项决策部署,召开了6次依法治州委员会会议和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工作会议,州委主要领导对依法治州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把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
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法治政府建设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强化法治思维,全面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贵州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成效显著。州人民政府在2020年度全省法治政府建设重点绩效评估目标考核九个市(州)中排名第二。
坚持科学立法,以良法促善治利长远
坚持不抵触、不重复、有特色、可操作的原则,制定与上位法相配套、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黔东南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地方性法规。黔东南州现行有效人大立法、政府规章20件。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及时制定了涉及农村消防、森林防火、乡村清洁、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以及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法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黔东南州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和行业、专业调解组织的针对性作用,推动律师参与纠纷化解,促进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融合衔接,探索了一条依托“124”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强化对诉源治理工作可视化调度推进工作融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中落实落地的路子。2021年以来,全州共调解纠纷17998件,同比增长148.15%,调解成功14432件,同比增长122.06%。其中,源头化解矛盾纠纷9006件,调解成功7993件,调解成功率88.75%,诉前诉中调解矛盾纠纷8285件,调解成功6061件,调解成功率73.16%。因调解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黔东南州被评为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表现突出地区,州司法局被评为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表现突出集体。2017年,州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2021年,全省诉源治理工作现场观摩会,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时光辉,州委书记罗强到州司法局指挥中心实地观摩诉源治理“三化双动”演练。
坚持法治政府创建为引领,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黔东南州各级政府及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充分履行法定职责,积极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7月31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印发关于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黔东南州易地扶贫搬迁法治保障项目作为首批24个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之一正式命名。2021年,榕江县“民歌普法”示范创建项目被省委依法治省办向中央依法治国办推荐作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候选项目。在2021年第一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创建中,锦屏县获得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命名,黔东南州司法局“124”全业务协调指挥体系、凯里市“数字法治云上执法”行政执法信息化创新和黎平县“五联共建”保障省际法治边界创建获得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命名。
坚持“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黔东南州“七五”普法一枝独秀
黔东南州建立完善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2018年12月,全省宪法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我州举行,时任省司法厅主要领导、省委宣传部分管领导和州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并授予黔东南州宪法教育基地“贵州省宪法宣传教育基地”牌匾。2019年,黔东南州被全国普法办评为“七五”普法中期“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黔东南州圆满完成国家、省“七五”普法实地验收工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黔东南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凯里市法治云平台在全省进行推广。全面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抓实“两降一升”指标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在全省率先启动行政执法案件监督,助推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2020年7月,州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州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情况,获得“满意”评议。深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审判质效稳步提升,聚力克难攻坚执行,积极开展涉民生、涉执信访积案、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等专项活动,执行工作、诉讼服务质效排名全国前列、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取得诉源治理成效,经验全省推广。强化检察职能,先后开展了民生资金保护、服务保障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等专项工作。坚持强化监督,公益诉讼检察深入探索,传统村落保护成为黔东南检察的靓丽名片。坚持长效常治,黔东南州不断把扫黑除恶斗争引向深入,实现扫黑除恶三年专项斗争圆满收官。今年,黔东南州12337平台线索成案率41.38%、全省第一。
坚持服务中心和大局,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
黔东南州司法局发挥职能优势,在全州司法行政帮扶的188个村推广“党建引领、三扶同步”(扶志、扶智、扶治)工作机制,为脱贫攻坚和接续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法治、平安环境。五年来,黔东南州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个,省级141个、州级122个。2018年,州司法局机关支部被省委、州委分别评为省、州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2020年,州司法局被州委州政府评为脱贫攻坚优秀帮扶单位。
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向纵深发展
黔东南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将法治黔东南和民法典宣传学习积极纳入《黔东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民法典宣传阵地设施建设工程,认真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全省市州率先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实战化工作。2021年7月9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黔东南州级层面在省29项激励支持措施中入围5个大项,其中第28项含依法治理、法治建设2项。
坚持系统观念,司法行政业务融合全面发展
黔东南州司法局将易地扶贫搬迁法治保障示范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紧密结合,实现“双创双促”,通过“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促进人民调解、律师党建等工作提质增效。2019年9月,局党组书记、局长侯美嘉获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州司法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19年11月15日,中央主题教育巡回督导组组长原天津市政协主席臧献甫一行到州司法局督导检查,对州司法局主题教育工作予以高度肯定。同年10月25日,国家民委调研检查组组长、国家民委舆情中心主任赵至敏率队一行到州司法局调研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进机关工作。
坚持发挥依法治州办党委政府法治协调机构作用,担当创新,追求卓越
黔东南州司法局“弘扬法治、情系人民”党建品牌被州委党建办、州直机关工委命名为优秀“四有四化”党建品牌,《人民日报》对州司法局党建工作进行报道。2017年以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会、全省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现场观摩会、全省宪法宣传月启动仪式和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指挥中心建设现场观摩会相继在州司法局举行。2019年,州司法局荣获2018年度“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优秀单位”,是所有参评单位中唯一获得优秀等次的单位。2020年黔东南州司法局机关支部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荣誉称号。
坚持强化队伍建设,打造法治铁军
黔东南州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扎实推进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治铁军。认真推进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抓好突出问题整改,筑牢队伍政治忠诚。州司法局持续发挥“124”全业务集成指挥体系作用,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推进队伍教育整顿“回头看”走深走实。2021年7月29日,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十三督导组组长于广洲在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时光辉的陪同下到州司法局开展“回头看”,督导组对州司法局应用智能化推进顽瘴痼疾整治给予信息化“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干的”高度肯定。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回望前路,黔东南全面依法治州工作步履坚实,成绩斐然。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黔东南州将始终坚持以法治为引领,继续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更高水平法治黔东南建设,切实为黔东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