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周纪伟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征,州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旗帜鲜明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全州各级党组织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净化、向好向上。
据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民意抽样调查显示,全州反腐败工作成效综合得分从2017年的81.13分上升至2021年的91.89分,上升10.76个百分点。
坚持围绕“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防控就是命令、疫情就是责任。
州纪委监委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投入防控主战场,1月24日,除夕当晚在全省率先发出《关于严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政治纪律和战时纪律的通知》,推动全州上下迅速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党中央关心的、强调的,就是“国之大者”,就是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未来、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
五年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聚焦“三新一高”、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十四五”开局起步、乡村振兴、“四新”“四化”等重大决策部署,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从严查处了一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有力维护了党中央一锤定音的集中统一和权威。
五年来,全州共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96件、196人,从严查处了凯里市原副市长李玉泓妄议质疑党中央脱贫攻坚大政方针政策等案件,形成强大震慑,取得良好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脱贫攻坚夺取全胜
“在脱贫攻坚大战正酣、决战时刻以身逾规破纪试法,甚至临阵退缩的,无论是一般干部还是领导干部,无论是州直部门还是从江县各级单位,一律按照纪律上限,从快从严从重坚决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州监委主任范省伟同志在2019年7月3日召开的全州帮扶从江县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大会上强调。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各级各部门的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硬仗。
五年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服务保障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紧盯干部纪律作风腐败问题,采取条块结合、差异化监督方式,直奔一线驻点监督、全程监督,为全州一道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坚强保障。
结合实践战术打法,总结形成的“以战时监督护航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经验做法,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同志到贵州调研时作专题汇报。
相比“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苍蝇”感受更为真切。
文某因盗取群众存款有关问题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近期,凯里市通报了一起利用“村村通”便民取款业务侵占惠民惠农补助资金的案件。
随着此项工作在全州全面铺开、步步深入,更多问题相继浮出水面。
五年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人民群众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治什么,针对国家惠民利民政策落实中存在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以及事关群众民生福祉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拖欠薪酬、问题楼盘等领域,采取专项监督、专项监察、专项治理等方式,逐域深挖彻查,以一个个问题的突破有效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
五年来,全州共查处民生领域违纪违法案件4984件、党纪政务处分4795人,追缴退赔资金3900余万元。查办涉黑涉恶腐败、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和工作推动不力“三类问题”案件227件237人,党纪政务处分218人,移送检察机关30人。
2020年9月,在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上,我州就“打网破伞”作经验交流发言。
坚持严的主基调,深入推进正风反腐
作风是好是坏、转没转变,党员干部自己说了不算,群众最有发言权。
“我们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缴纳医保,到政务大厅这里几分钟就办好了。”镇远县报京乡贵洒村村民说道。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稍有松劲就可能反弹回潮、死灰复燃,必须坚持久久为功、一抓到底。
五年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处理越重,“四风”一起抓、一起查,既盯住问题不放,又动态关注隐身变异问题,推动作风建设“金色名片”越擦越亮、化风成俗。
五年来,全州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63起389人,在州纪委州监委网站等媒体通报曝光典型问题672批1460人。
对腐败分子的“零容忍”和坚决查处,是对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最好的注解。
2018年以来,贵州洛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石俊远,黎平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石文远,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刘光,州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家洪,州委政法委原副书记、州维稳办原主任宁东富,州凯宏城市投资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泽林,凯里市第一中学校长汪海青等相继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一个个腐败分子的相继落网,诠释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绝不是一句空话,也彻底打消了有的认为反腐败会喘口气、歇歇脚、一阵风的幻想。
五年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三不”一体推进方针方略,以“一案一整改”为抓手,推进以案治本取得明显实效。
五年来,全州共立案9810件,党纪政务处分9157人,移送检察机关214人。对1911个案件开展“一案一整改”,督促案发单位召开会议3364场次,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93份,建章立制722个。
查处了我州有史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留置对象最多、投入力量最广的11·18专案,得到省纪委省监委和州委州政府的充分肯定。
坚持“三项改革”一体推进,充分发挥治理效能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完善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年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突破相结合,蹄疾步稳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深化内设机构优化调整,统筹推进派出派驻和省级开发区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探索推进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和村级“三员合一”等系列改革,实现“形”的重塑、“神”的重铸,改革效能充分彰显。
2018年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全州各级监察机关共采取留置措施182件、政务立案1964件、政务处分1525人,移送检察机关161人。
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交给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十九届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委的主题主线。
五年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一年一个主题,强化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全面提升执纪执法保障基础。
五年来,州级共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学习培训48场次,累计受训5万多人次。配备了一批信息化程度高、符合办案实战需求的执纪执法科技装备,建成州监委新留置场所“正心院”并投入使用。
坚持巡察政治定位,充分发挥利剑作用
“要总结运用好巡察实践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巡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2020年7月,在我州召开的全省市县巡察工作推进会强调。
这次会议在黔东南召开,既是对我州巡察工作的肯定,也是鞭策。
党委是巡察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也是执行者、推动者。
五年来,州委坚持把巡察工作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做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落实。
在州委的示范带动下,州县两级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州级共召开46次州委常委会会议、15次州委书记专题会、15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工作。
“发现问题线索3311条,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转立案744件,党纪政务处分693人,移送检察机关22人……”这是十届州委巡察工作的成绩单。
五年来,全州巡察机构聚焦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围绕巡前、巡中、巡后,积极实践探索,形成“以州带县、州县联动带交叉”“推磨式交叉巡察”、提级巡察、“三看九查”等一批务实管用的战术打法。
五年来,州级共开展15轮巡察,对87个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对14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展专项巡察,对4个极贫乡镇开展提级巡察,对24个党组织开展巡察“回头看”,在全省率先完成州级巡察全覆盖。
巡察重在精准发现问题,根本在促进治理。
5年来,全州巡察机构坚持把巡察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结合发现的突出问题,推动州委在全州相继部署开展财务人员大轮岗、州管国有企业优化重组、深化公立医院党建等改革重点工作,巡察助推改革完善发展作用充分发挥。
五年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在服务保障党和国家中心大局落实落地上干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新的赶考路上,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为全州“三新一高”破障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黔东南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强的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