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21日

旧州镇川心堡村:

花卉产业让乡村“靓”起来

图为鲜花环绕的川心堡村

本报讯 (通讯员 潘胜天 印帮艳)初冬,走进地处 氵舞 阳河畔的黄平县旧州镇川心堡村花卉种植基地,一片黄绿相间的美丽花圃,十分显眼,彰显蓬勃的活力。

“盛开黄色花朵的是角堇,介乎红色和橙色之间的是猩红色,花冠筒状唇形的叫作金鱼草,一年四季都能种,365天都有花开。”正在给花卉浇肥的管理人员陈晓祥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川心堡村立足当地实际,积极寻求乡村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利用“能人效应”盘活闲置土地,筹资建设花卉种植基地,实行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集约化花卉种植,承接黄平县“一城两区”(新州区、旧州区)的绿化美化项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就地就近解决农民就业增收,推动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同频共振。

“这几年,基地的花卉不仅满足黄平县‘一城两区’绿化美化的需求,还带动村民房前屋后栽花种草,美化庭院,把村里打扮得更加漂亮了!”陈晓祥自豪地说,每天在基地里看着各种盛开的鲜花,心里满满的幸福。

川心堡村花卉种植基地紧临 氵舞 阳河畔,但过去这里曾是水打沙压的不毛之地,荒芜了很多年。国家启动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后,对 氵舞 阳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修建了河堤,疏通了河道,村委会鼓励能人开发利用水打沙压的荒芜之地,进行生态修复,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做强花卉绿化苗木,才有了眼前这片美丽的花卉基地。

据悉,川心堡村花卉种植基地面积20多亩,培育有三色堇、角堇、金鱼草、花雨、猩红色等10个花卉品种,除了解决黄平县内绿化美化需要外,产品还销往凯里、施秉、镇远、台江以及余庆、瓮安等县市。

川心堡村支书袁正华介绍说:“我们以黄平县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依托,以旧州镇作为首批省级园林城镇为契机,积极探索‘党支部+能人+龙头企业’的经营之路,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推进花卉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如今,随着花卉产业的稳步发展,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漫步 氵舞 阳河畔的川心堡村,河里潺潺流水,河边花卉争艳,村道干净整洁,村里新建民居青瓦白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显现出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宜居宜业新农村。

--> 2021-12-21 旧州镇川心堡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176194.html 1 花卉产业让乡村“靓”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