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吴昌前 吴康 杨敏慧
近年来,施秉县白垛乡胜溪村在帮扶单位指导下,立足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方凝聚智慧力量,通过“党建引领+企业带动+村民参与”,把一个“空壳村”打造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产业村”。
党建引领破瓶颈
胜溪村耕地面积6300余亩、林地面积40000余亩,村内过去以烤烟种植和零散畜牧养殖为主,产业老旧单一、不成规模,一直都是制约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壮大的难题。
胜溪村种植烤烟的传统已有30多年,作为村内最早的主导产业,常年种植规模在3000亩左右。然而,长时间种植烤烟,导致全村大部分耕地土质退化,肥力减弱,烟叶产量和品质现已大不如前,产业效益大打折扣。许多劳动力随之流出到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务工,村里的产业发展也渐渐陷入僵局。
想要扭转这一局面,首先需要破解的便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村党支部根据村情实际,对症下药,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引入新产业代替老旧产业,多产业齐头并举,打造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基地。
几年间,在党建引领下,胜溪村创新产业发展思路,与企业进行对接,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精品水果种植、中药材种植和生猪养殖,打破了原先制约村子发展的“瓶颈”,村里的产业“活”了起来。
企业带动开新篇
在胜溪村的北面有一座名为凤凰坡的高大山峰。2017年,贵州云台仙沐公司流转山坡土地,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主导发展精品水果和缬草产业,成为村内产业重塑成功的示范点。
目前,园区基地内种有猕猴桃400亩、油桃和黄桃各200亩,另有中药材缬草150亩,果树均已初步挂果。
“到明年挂果量还会明显增多,管护得好的话,猕猴桃预计能收4万公斤左右,黄桃和油桃能收5万公斤以上,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基地管理人员谢兴才说。
今年入秋以来,湖南药商继续在胜溪村内流转20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中药材百合,进一步激发了该村产业发展动力。
在企业带动下,胜溪村高效盘活村内闲置的耕地、山地、林地等资源,种养业同步发展,产业与产业之间实现良性循环和优势互补,“林药”套种、“烟药”轮种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开启了胜溪村产业高效发展的新篇章。
村民参与得实惠
冬季寒风拂面,位于凤凰山的现代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依旧是一派生机热闹的景象。来自胜溪村的30余名务工人员,正忙着给果树除草、施肥、修枝、造型,为来年丰收做好准备。
“基地常年有9名技术工和20多名普工干活,用工最多时能达到100人。按照工种类别,技术工每天150元、普工100元。”谢兴才告诉笔者。
现如今,烤烟、太子参、天麻、缬草、百合、猕猴桃、黄桃、油桃、生猪等一系列种养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胜溪村的青山绿水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依托产业发展,全村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乡村振兴基础不断夯实,大大提振了村民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